帮在沪外国友人“一键直达”数字生活 来源:文汇报

市外办市友协围绕“助推外籍人士更好融入上海”开展调研,摸实情谋对策

帮在沪外国友人“一键直达”数字生活

      文汇本报记者 占悦

      

       “数字经济的发展太快了,外国友人来到中国,也存在不小的‘数字障碍’,这是需要改善的‘刚需’。”横条桌子的两侧,分别坐着三方——市外办、市友协调研组,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相关负责人和第三方支付企业相关负责人。他们代表着问题的不同侧面:市外办、市友协抛出外籍人士反映的问题寻找答案,第三方支付企业提出对策建议,中国人民银行对问题解决方案进行业务指导和安全监管。“最终目的就是助力外籍人士更好融入上海,推动上海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市友协一级巡视员景莹说。

      

       在与外籍人士的沟通交流中,调研组关注到他们普遍都会提起入境初期面临的小困扰:“扫一扫”能够实现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的需求,但外籍人士由于支付绑定审批等原因没法直接“扫一扫”,影响了他们在华生活消费的便利性。打通现有痛点、难点才能让更多外籍人士来上海、留在上海——市外办、市友协形成共识后启动开展“助推外籍人士更好融入上海”调研,围绕外籍人士初到上海的前三周乃至前三个月所面临的实际需求和困难探寻解决方案。

      

       文章的开头,已是调研核心话题的第三次“迭代”。最早,市外办、市友协与外籍人士、基层干部在国际社区等地进行座谈,探讨外籍人士最迫切的生活难题,并逐一记录下来,根据类别形成问题清单。彼时,反映最多的就是支付难,市友协将此作为“第一关”,接连走访市出入境管理局、市科委、市大数据中心等政府部门,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银联国际、上海银行等金融机构,以理清思路。外籍人士为什么用不来现有支付方式?调研组发现:一方面是之前线上支付绑定所需的境内银行卡需要严格的审批流程,长期留在上海的外籍人士可以等,但来出差、参加贸易展会等短期旅客“无法办”,也“等不起”;另一方面,银行监管所需的身份认证暂未与出入境信息相连接,不得不考虑金融风险的问题。

      

       由此,调研来到了新阶段,市友协策划了汇集各方声音的集中讨论会,分别阐述当前实践,在沟通中寻求合适、共赢的解决方法。了解到第三方支付企业在跨境支付方面已有探索实践,市友协继续追问:绑定外卡需要复杂的验证过程,可能也会让人止步于此,那么能否开放一定额度的权限,让此类账户验证有“绿色通道”?

      

       除了能用,还得让外籍人士一入境就能第一时间了解并用上便捷的移动支付方式。调研中市友协建议,可以在机场、火车站等入境枢纽设立专门的移动支付前置服务点,帮助入境的外籍人士“一键直达”数字生活。

      

       抛出的问题也延伸出了更多思考,市友协已预定好了下一次讨论会:解决“支付难”的核心还是“身份核验难”。聚集更多涉及身份核验的委办局“头脑风暴”,最终打通堵点,让更多外籍人士感受到中国的数字化进程,以他们的视角在各类社交平台上还原真实的中国与上海形象。

      

       今年4月以来,市外办、市友协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贯彻落实习近平外交思想和总书记对民间外交的重要论述,陆续接待了二十余批外国友好组织和人士的参访工作。为了让更多外籍人士来上海更舒心,市友协还带领黑山国家广播电视台台长代表芙拉达娜体验支付宝“绑外卡”移动支付试点服务,开启地铁一日游。

      

       “要发挥上海资源优势,继续开展多渠道、多层次的民间对外友好交流,真正让海外友人近悦远来,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市外办主任、市友协常务副会长孔福安说。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