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涛骇浪,极限思维” 这些话,没那么“简单”

6月4日,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李尚福在第20届香格里拉对话会上就“中国的新安全倡议”议题作大会发言,备受全球瞩目。

近期,中央关于国家安全问题密集释放重要的政策信号。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二十届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本次会议因其话题的特殊性,加之一些新提法和亮点,引发众多关注和讨论。正因本次会议涉及的国家安全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因此正确理解这些新提法和亮点内容,就非常必要。

500

01

百年变局下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思想脉络

理解此次会议的重要背景,就需要了解更多的脉络,尤其是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历史。

1997年,国家主席江泽民访美并了解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后便一直开始顶层设计,考虑组建国家安全委员会。但想要成立这一机构,需要把很多部门统筹在一起,绝非易事。

2000年9月,中共中央决定组建“中央国家安全领导小组”,与“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机构。但在这一阶段,“国家安全领导小组”的工作机制有明显局限性,“外办”的色彩更浓一些,不能把对内、对外的国家安全结合在一起形成合力。

2013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成立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2014年1月24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作为中央关于国家安全工作的决策和议事协调机构,向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负责,统筹协调涉及国家安全的重大事项和重要工作。

经过持续的改革,各方面条件成熟,新安全格局思想不断完善。从时间脉络看,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统筹发展和安全”作为“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安全发展”;在2020年12月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大安全格局”,这是新安全格局的前身;2021年11月中央政治局审议《国家安全战略(2021—2025年)》,提出加快构建“新安全格局”。

2022年4月21日,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上首次提出《全球安全倡议》;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提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和“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从大安全格局到新安全格局,一字之变含义更深。内有新安全格局,外有全球安全倡议,应对国内外综合安全和制定国家安全战略的顶层运作机制不断完善成型。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23年5月30日,二十届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这也是二十届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首次对外亮相。

500

02

“极限思维”“惊涛骇浪”并非新提法

首先我们来看这段话“要坚持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

这句话一出,不止一个网友向我咨询,这句话说的这么狠,是不是要搞什么“大新闻”?我们首先不要去对这种疑问给出肯定或否定的态度。毕竟关于国家大事,需要系统性深入思考一些关键信息。但要准确理解这段话,不仅要看这句话文本本身,更要结合文件全文上下语境以及当前的国家安全形势来看。

500

从新华社通稿的全文表述来看,本次会议主要讲了以下4件事:历史成果;当前的国家安全形势;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工作思路;以及未来国家安全工作的几点要求。通盘看下来,会议主要重点在于当前国家安全形势判断及未来国家安全工作相关部署。

那么这里面“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主要是描述了当前的国家安全形势;“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则是对未来工作的思路指导。再结合当前的国家安全形势,尤其是2023年国内和全球对新冠疫情的防控基本进入放开阶段,大国博弈、地缘政治等外部安全压力巨大,加之AI等新技术的爆发、互联网数据安全形势严峻等多方面因素,给国家安全提出了新的严峻的挑战。

安全工作和军事备战是两条线,此次会议最突出的信息在于中央对于安全形势严峻性的判断,对策也在于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更多是对外斗争的一种应对。我们也可以看到,在会后网络上流传有很多关于备战、武统、内控之类的解读,都是明显误读。具体新安全格局及其展开,可以看求是国家安全部部长陈一新的最新署名文章。国家安全部部长陈一新《求是》发文,全面解读“新安全格局”

03

新安全格局:实战实用、协同高效、联动集成

因此,我们并不能从这几句话里面得到任何关于“搞一个大新闻”的判断。尤其是对于“极限思维”的理解,虽然在国家安全领域可能是第一次公开提出,但在之前应对新冠疫情时已经有使用先例。

因此,纠结这几句新提法或者有亮点的内容,往往会丢掉西瓜捡起芝麻,忽略掉更重要的内容。那么那些内容才是本次会议的“西瓜”呢?在我看来来,主要是一下几点。

一是加快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突出实战实用鲜明导向。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家安全形势下,加快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是至关重要的任务。这需要注重实战实用,突出鲜明的导向,以应对各种安全威胁和挑战。通过理论创新、力量布局优化和科技赋能等方面的努力,构建一个有机衔接、联动集成的国家安全体系,提升国家安全工作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通过提高实战能力,够更好地应对安全挑战,为维护国家利益和人民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

500

而在这之中,安全教育是国家安全体系现代化的基石。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构建新安全格局,要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打好维护国家安全的人民战争。因此,增强国家安全教育,是打赢安全攻坚战的基础,让威胁国家安全的一切敌人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任何威胁都将无所遁形。

二是要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主动塑造于我有利的外部安全环境。当前的国家安全形势纷繁复杂,不能用老的思维再套用在新的安全形势下。

首先,新安全格局要求国家安全工作不能被动“守株待兔”,要主动塑造于我有利的外部安全环境。当前的国家安全问题,不止是国家内部的安全,更牵涉到全球领域的国家安全,很多情况下安全威胁并不滋生于国内,而是外部环境,在新发展阶段,我们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开放安全尤为重要,因此要主动塑造于我有利的外部安全环境,更好维护开放安全,推动发展和安全深度融合。

然后,是手段方式变革,要在国家安全工作中注重理论创新,以适应新时代、新形势下的安全挑战。随着安全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化,我们需要不断研究和总结安全工作的新规律、新趋势,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通过推动理论创新,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国家安全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和优化工作策略,提高应对风险和挑战的能力。同时,我们还要优化力量布局,建立全面、协调的国家安全力量体系,确保各部门和机构的协同配合。

500

图片来源于“人民日报”

04

重视科技赋能强化国家安全体系能力建设

此外,推进科技赋能也至关重要。利用科技的力量提升国家安全工作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从而更好地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提高安全管理和决策的智能化水平。通过这些方面的改革,我们能够适应新时代、新形势下的安全挑战,提高国家安全工作的效能和适应性,为维护国家利益和人民安全做出更大贡献。

在科技赋能方面,提升网络数据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水平、加快建设国家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是破局的关键。当前,科技发展使国家安全领域的斗争呈现前所未有的颠覆性特征,大数据、人工智能正在重塑斗争新形态。要顺应时代潮流,以战略思维谋划科技赋能的“最优蓝图”,在数字科技方面,要强化科技保障,将其作为国家安全领域的赋能器。

500

面对科技发展的颠覆性特征,我们需要以战略思维规划科技赋能的最优蓝图,以系统思维打造科技赋能的最强大脑,以服务思维发挥科技赋能的最大效能,以底线思维构筑科技赋能的最牢屏障。聚焦关乎国家安全的重大工程科技问题,加快自主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致力于打造更多攻防制胜的先进手段,提高运用科学技术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

人工智能的运用也是推动国家安全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在提升网络数据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水平,当前信息技术发展进入新阶段,网络数据、人工智能成为国家安全新课题。

需要说明的是,这并不是中央首次提到人工智能安全。2018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曾就“人工智能发展现状和趋势”举行第九次集体学习。那次会议提到,要加强人工智能发展的潜在风险研判和防范,维护人民利益和国家安全,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

通过数字科技、人工智能和网络数据技术的运用,我们能够加快推动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转型。我们将注重实战实用,突出协同高效、法治思维、科技赋能和基层基础,构建有机衔接、联动集成的国家安全体系,提升国家安全工作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全面化解安全威胁,为维护国家利益和人民安全做出更大贡献。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