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纳红毯,山东女星撑起半边天?

500

这两天,戛纳红毯走得那是轰轰烈烈的。

但细数一下,红毯上气场全开的女明星大多都是山东籍。

山东女人,算是把戛纳红毯拿下了吗?

500

戛纳红毯,一半都是山东女人

戛纳红毯,不能没有山东女人。

这几天,戛纳红毯如火如荼,而网友在欣赏明星美照之余,惊讶发现这届红毯,山东女人特别多。

500

他们说,巩俐、某冰、张雨绮,包揽戛纳三大山头,网上关于着装的点评也都是她们。

先看巩俐。

只有来了19次戛纳的人,才能把红毯走出这种阅兵的架势。

500

不过这个造型,越看越像保暖内衣。

幸好第二套造型就好多了,大红色上身,干干净净又气度非凡。

500

还有张雨绮。

早些年,那一身果绿色低V礼服登场,大气明艳,至今还不断被人翻出来。

500

可能是这类贵气的大礼服太适合她,这些年,张雨绮的红毯造型,裙摆一次比一次大。

今年直接穿成行走的牡丹花。

橘黑色低胸拖尾礼服,搭配脖子上的橙色大花。

500

估计张雨绮自己也觉得脖子上那朵大花挺莫名其妙的,红毯走到一半丢给摄影师了。

500

不过,之后的造型就和她适配多了,既有未来感,又仙气溢出。

500

再看大嫂高叶。

第一次征战戛纳的高叶选择了大摆礼服裙。

翡翠绿缎面裙配上醒目的大红唇,颇有点90年代港风美人的风情。

500

而网友的评论也是一边倒。

认为这些山东女人的长相都是大气、端庄,能撑得住戛纳的大场面。

500

同时,也觉得她们都摆脱了白幼瘦的标签,身材丰腴有致,骨架大,穿起礼服非常明艳,很有大女主的风范。

500

看来山东除了淄博烧烤,还盛产气势磅礴、风情万种的定毯神针。

500

北方女人更风情?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那些走大气、风情路线的,大多都是北方女人

在浪姐,仅靠一个走秀镜头就被大家感慨“风情万种”的朱珠,北京人。

500

退圈七年全网无代餐,至今仍被称赞“媚骨天成”的郭珍霓,黑龙江人。

500

知名姐系美人,自信全开的女王气质的李冰冰,黑龙江人。

500

性感代名词,余男,辽宁人。

500

怎么的,难道北方女人天生比南方女人更风情?

其实,这还真是有点基因在里面的。

因为风情不同于幼态,它是成熟女性的特点,要想达到风情,首先就必须具备一张熟女脸。

并且风情的门槛在大框架,所以骨骼感要比较重,这样才能走大气的路线。

而从基因看,北方女性恰好具备了这些特点。

北方融合了多民族血统。

汉族,满族,朝鲜族,回族,蒙古族,本身民族就多,再加上后来的闯关东,又带来了一批民族基因的融合。

500

而且历史上几次战乱都发生在北方。

当初辽东半岛曾经被俄国,日本占领,后来的俄国革命让很多俄罗斯贵族逃到中国北方。二战日本战败,很多日本侨民没回国也就嫁给了中国人,留在了北方。

所以很多北方人都有俄国与日本的血统,在五官立体度上就有很明显的特征。

500

他们普遍脸骨阔大,阔面重颐,天圆地方,圆额头、偏方的下颌,这类长相往往给人正面大气端正的感觉。

具体到女性身上,她们的中庭和脸型都偏长一点。

鼻子狭长,鼻梁比较高,嘴巴偏薄,唇峰窄且锐利,下巴收尖。

参考杨幂的嘴型。

500

她们的脸部骨骼感重,颧骨略突出,下颌角明显,多以方脸和窄长脸为主,面部线条直线居多,没有过多圆滑的弧度,整个脸型有棱有角立体感十足。

500

中庭长能加大成熟感,下巴收尖加强了女性特质,而线条明显的面部轮廓则强化了攻击性,中和掉了过于柔美的女性特质,恰好符合风情迷离美人的那种明艳又带有些距离感的特点。

同时,身材必然也要大架构才能与面部相协调。

而从身材上看,北方女人大多身材高大。

肩宽胯宽,胸围大(胸围大代表胸大,是底围大),臀围大,腰细,较丰满,四肢也相对宽,起码腿不是漫画笔杆腿。

所以,她们很少有那种幼态感的美,很难兼容妹系风,强行走只会觉得有装嫩的嫌疑。

500

杨超越和张雨绮可能互换了衣橱

明艳大气的熟女风才是适合她们的。

最典型的就是高叶。

高叶的五官小巧,但结构是偏成熟的,颧骨下颌骨有力,中庭、人中偏长。

早年她走的是清秀路线,这种路线没有办法突出她熟女脸的优势。

500

走不常规的港风才能发挥出小比例的明艳与性感熟女的双重优势,很有记忆点。

500

500

中国,到底哪个地方出美女?

郭德纲曾经说过:“东三省出美女,苏杭自古出美女,川妹多情,湖南美女甲天下,河北胜芳出美女跟螃蟹。”

但其实,世间万物很少有一成不变的

今天很多人争论到底是川渝出美女还是湖南出美女,都是一个笑话。

500

因为在隋唐之前,中国美女的主要地区是燕赵,包括今天的河北、京津一带,和附近的河南、山西部分地区。

而在清代之后,川渝美人才渐渐崛起。

所以,算起来川渝美女的历史,也不过两三百年。

500

民国时期的重庆少女

现代的审美也是如此。

80年代的时候,主流审美是正气、性感,喜欢大波浪。

那时候,巩俐、刘晓庆是内地女性的审美标杆。

她们两个无一例外都是偏大气的长相,骨感和量感都比较大,力量感十足。

在她们的红唇、泳装等装扮下,“性感”一词终于进入了国人视野。

500

而到了90年代,女性偏向自然、淡妆,男性偏向阳光、清爽。

和80年代相比,真实自然开始成为新的审美风向标,匀称的身材也比苗条型更受欢迎。

全盛期的香港电影影响了这一代人的主流审美,“郭富城”头、“林青霞”发,成了当时年轻人的时髦标志。

就男性来说,“阳刚”“正气”不再是帅气的标准。

在一大波正气凛然的“国字脸”之后,刘德华、张国荣、郭富城凭借俊俏外表成为初代偶像,也是妈妈辈的梦中情人。

500

而女性,也舍弃了性感和大波浪,转向了清纯和自然,朱茵和王祖贤就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

港星带火的审美影响力深远,直到千禧年初,也是国内的审美标杆。

500

但到了10年前后,也就是网红崛起的那段时间,人们的审美转向了精致脸。

也就是网红模板的那种尖下巴、大眼睛,皮肤极白,身材也要极致苗条。

这种审美风潮的崛起和两个方面分不开。

一来是和某冰冰分不开。

在当时,她是名副其实的顶流明星,各种红毯造型至今还被然拿出来反复研究,她的长相自然就成为了审美标杆。

而她的脸型就是典型的锥子脸、高鼻梁、大眼睛,皮肤也是极其白皙。

二来和当时一批火起来的网红分不开。

10年左右,互联网正处于兴盛早期,一批古早网红凭借自己的样貌快速积累了大量粉丝,后来者自然会仿照她们的样子。

500

同时这时候也是韩流兴盛的时候,韩式巴掌脸、一字眉、高颅顶,以及他们对阴柔和纯欲的偏好都影响了当时国内的审美。

这个审美倾向直接带来了前几年的白幼瘦审美

白幼瘦审美其实和隋唐之后流行的江南风审美是差不多的。

那时候,清源、金陵、姑苏、临安、荆州是国色之乡,那里的女性普遍瘦小,开口都是娇滴滴的吴侬软语。

而前几年大火的BM风也是一样,极致瘦小才是美的,最好是风一吹就能飘走。

500

李香君,苏州人

但是,这种审美未尝不是男性霸权,而且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这个模板的时候,大家开始审美疲劳了。

于是,我们又开始审美回潮,就是现在的姐系审美

90年代的港风造型频繁被人们提起。

一头蓬松的长发,浓艳的口红,配色饱和度高,最好还有一点点虚焦和过曝。

不再是韩式的幼态精致,成熟美艳又开始得到人们的夸奖和称赞。

500

微博尖叫之夜,鞠婧祎以风情十足的黑裙红唇、大波浪造型,就博得不少网友大喊:姐姐我可以。

500

性感又开始再次走红。

巩俐的《爱神之手》又被翻出来,人们发现原来中式大气是如此动人。

500

时尚是个圈,审美也一样如此。

谁知道十年之后又流行什么审美呢?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