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大胆创新,支持好的艺术家和艺术“下乡”,让演艺市场保持健康和繁荣

【本文来自《何赛飞心疼优秀青年戏曲演员生活窘迫,怒批行业现状:振兴戏曲,真的不是靠喊的!》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昊清Linvo
  • 我小时候还能看到很多戏曲电影电视剧。我们上饶方言复杂,几乎除了湘语和粤语,其他大的方言在我们上饶地区的县市都有分布,所以我们这儿的人看的戏曲也很杂,北方的豫剧,京剧,皖北,小调本地的弋阳腔,赣剧,采茶戏,浙江的婺剧,越剧,安徽的黄梅戏等等在我们上饶都有受众。不记得什么时候开始,反正很久了,都没有看过新出什么戏曲类的电影电视剧了。小时候跟周围的大人看的可欢了😂至今还记得女驸马,孟姜女,还有一个越剧的情景,就是一个清代的妇女刚刚生产完,孩子就被抱走了,后来又成了自己儿子的奶妈,不记得这个剧的名字,都看哭了。
    后来就是云南的山歌盛行,东北的小品盛行,各种港剧,台湾偶像剧,韩剧。大学时候对昆剧有点兴趣,后来昆剧好像也被重视了一段时间,还有个纪录片《昆曲六百年》,再后来就基本没见过什么戏曲了。也就抖音上还能看到一些戏曲剧团的个别宣传片段。其他各大网站的戏曲电影也都是些片段,要么就是些老掉牙的电视剧。
    现在年纪大了,越来越喜欢看戏曲了,感觉挺有味道的。

戏曲大概与古代祭祀有关。我们现在看到的戏曲是各种地方曲艺融合的产物。以京剧为例。被誉为“国粹”的京剧,只有200多年历史。京剧又称皮黄戏,由“西皮”和“二黄”结合而成。秦腔传入湖北,然后与安庆、江西的地方曲艺(包括弋阳腔)、昆曲等结合,形成了京剧的雏形。1791年,为庆祝乾隆80大寿,四大徽班进京,京剧开始形成。“样板戏”年代,京剧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戏剧的传承与创新是一个老话题。现在,年轻一代受到新媒体和新艺术的影响较大,已经远离戏剧。农村人口大量流失,露天电影和大戏台已经看不到了。

不过,戏曲等传统艺术还是要保护和传承。有的流行歌手吐字不清,但演唱会一票难求,说明观众还是有的,但观众的趣味发生了变化。但是,观众的趣味需要引导,这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在欧美国家的学校和国内外语院系,都有戏剧表演课程,通过排练和演出,学生对戏剧文化的理解会更深刻,欣赏水平亦可得到提升。我国的学校应该重视艺术教育。我们需要好的艺术教育。

另一方面,应该大胆创新,支持好的艺术家和艺术“下乡”,让演艺市场保持健康和繁荣。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