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章已被删除

  • 公输班称为“鲁班”,只是表明他是鲁国人,就像商鞅称为“卫鞅”一样。这时“鲁”“卫”不是“氏”,而是为了区别他人的标志,类似于现代的姓。可能古籍在记录时,叫“班”的人很多,为了区分,把公输班也叫成“鲁班”。不过,两者还是有区别的,称为“鲁班”时,一定是他国之人称呼“公输班”。称“公输班”又是鲁国国内贵族对他的称呼

回复1

  • 通称这个未必有什么确定的原因,实际上鲁班还有说法是名“般”或者“盘”,所以文献里面有“公输盘”“公输般”甚至还有“班输”这种奇怪的说法;另外其实改氏也有类似的情况,比如陈完改田氏就是因为陈田音义略同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