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软件错误,葬送了日本这颗18亿元的最新卫星

  • 今天刚好听了清华做射线天文学千人专家的讲座,提到了这个瞳和朱雀的事故。其实这两个卫星的核心载荷的基本结构都是基于之前这个千人专家在美国的课题组提出的软X射线谱仪,原理就是使用一个吸收体吸收软X射线以改变其温度,然后使用高灵敏的温度传感器测试其温度得到对应的X射线能量。这要求将探测器冷却至接近绝对零度。美国人在十几年前做成功了这个探测器,之后日本人看这个路径靠谱,就开始复制。可惜,朱雀采用了错误的热控结构导致探测器温度过高将用于冷却的液氦蒸发到了太空中,而这次瞳搞错了姿态修正方向,自己旋转过快离心力把自己搞解体了。按专家的话说,日本人的严谨也都是虚名,抄作业都抄不好。

回复3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