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同居不领证,新型婚姻正流行

  • 现在年轻人确实不是我这样的七零后能理解的。
    我的几个小辈有两个是领了证,但就是不办婚礼,不生孩子;有的是不领证,但办了婚礼,也生了孩子;有的是准备办婚礼了,帖子都发出去了,突然决定不办了,旅行结婚去了;有的是证领了,孩子也生了,就是不办婚礼。
    我觉得我的生活圈子已经非常小了,可也算什么都见识到了,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好,完全属于个人自由选择的事。

回复15

  • zzztf 政治正确的喷子也是喷子,隐蔽更好危害更大
    婚礼是真的累人,不愿办婚礼很正常
  • 好消息是00后又正常一些,反正就身边的统计学来说,我们单位里面708090的丁克不婚等等不一而足,而00后很多又表现出正常的家庭观。
  • 默默看着世界 默默的看着世界风云变幻 看人性善恶美丑
    根本原因是国人失去了那种廉耻心,增长了自私心里。不领证,不结婚,不生小孩,把爱情也当成了一种说来就来,说走就走的旅行,然后换下一个人,去享受下一个旅行。动物尚且有忠于对方的“爱情”,一方死亡另一个也活不了几天,当然也有随便的动物,只能等到现在的(他)她们老的时候可能才会意识到后悔。如果现在他们把自己想象成自己的父母中的一个丁克族老年人,生病了没有配偶没有子女照顾,没有钱去条件好的养老院,他们自己会同情那个人还是痛恨那个人,更或者是没有一点想法的冷血动物?我相信一点,以后这批单身主义者老到动不了了、老到生活不能自理了,肯定是想赖上国家民政。
    永远别说自己多么有钱,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一场疾病会不会让你一无所有,永远别说自己可以勇敢面对死亡,因为你连接受婚姻的勇气都没有,永远别说自己可以买保险,因为保险是有条件的,它不是保姆,永远别说不需要依靠他人,因为人类社会是一个群居属性的,没有人帮助,到时候你可能连电话都打不了(比如突然高血压犯了,比如突然摔倒昏迷)。前几天看到一个报道,一个人洗澡的时候不小心摔倒被卡住昏迷了,过了几天才有人报了警他才获救,如果有亲人会这样吗?
  • 何必在意婚禮?只是我認為不領證對雙方都沒保障
  • 朝霞漫天满地金 天道酬勤
    只能说娱乐靠球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 一看就是瞎编的,没领证小孩怎么上户口?现在有股西方思潮涌向婚姻领域,鼓吹不结婚,其心可诛!
  • 没办婚礼,只是和亲朋好友开了一桌,然后带着新媳妇去奥地利、德国、捷克玩了一圈。
  • 80,70,90中有一大批“作女”和“直男”,作女和直男这两类型往往又“一见钟情”。最理想的相处之道是根除“作”的环境条件“不领证”,和“直”的理气直壮“不领证结婚”。这何尝不是欧美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婚姻观?
  • 别相信那些网红大V的信口开河什么“新型婚姻”。非法的野合永远都不是合法的婚姻。
  • Chemiholic 乱退回复的小编会被扣工资
    不办婚礼可能是对婚闹很反感
  • 这其实是一种历史开倒车的现象,在我国一百二十年前,娶妻受法律保护,而纳妾就只是一种买卖,《礼记》明确记载“妾合买者,以其贱同公物也”。本地地方志有记载,山区有多户贫苦人家,每户子女均有很多,而以女儿居多,其中某户有七个女儿,全被有钱人纳妾接走了,剩余二子,流传香火。
    新中国成立后,全体中国人一视同仁,婚姻法更是无限保护新中国妇女的合法权利和地位。受现在的西方颜色革命影响,很多人的婚姻观和价值观又倒回去了。这样发展下去,有很多种结局,我只预估一种:如果国家和社会不加干预,任其野蛮发展到最后,男女双方均不被信任,一有风吹草动,立马一拍两散。上梁不正下梁歪,其子女长大之后个个都不负责任,极尽欺诈之能事,社会从内部分崩离析,凝聚力从何而来。有个古老的传说,因为爱情的基础是信任,所以爱情自然是这世间最奢侈的东西。
  • 瞎编的吧
  • 我七零后很理解,只是因为当初自己根本没往这方面想过。现在人愿意也没什么。
  • 没啥不好理解的,西方国家早就这样了,我们只不过比它们迟几十年而已。
  • 婚姻和家庭是社会的事,不完全是个人的自由选择。过分宣扬个人的自由选择最终会把社会发展逼上绝路。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