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4条
-
我个人以为,上文中描述的重重落后,是没办法的,也是历史必然的结果——满是游牧出身,对陆地的理解,远远超过对海洋的理解,而且大清对陆地的管控能力是超强的,这一点,从大清疆域图和当代中国疆域的广阔,就能充分理解:大清在开辟陆地疆土上,在中国历史上,是无与伦比的,几乎就是第一 。大唐虽然也拥有广漠的疆土,但依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管控力远远不如近代的满清,一旦朝政崩乱,外域疆土立马丢失。大清在这一点上,就基本避免了。仅凭借疆域的广阔,大清就对得起这个大字。—— 有得就有失,当一个王朝利用当时最强大的生产力拥有了历史上最广阔的陆地疆域、并尽全力维护了这个陆地疆域、并将其传给当代中国,你怎么还能奢望它同时面向海洋开疆拓土、去做它几乎完全做不到的事情???缺失了海洋带来的贸易和文明交流,导致大清帝国后期完全彻底陷入自闭状态,好在唯一的成果,就是基本延续了近代以来,最广大的疆域 —— 这应该算大清唯一的功绩了。对古人,莫可苛求。
-
其它说的还好。。就那句“大量引进西方科学著作”。。什么著作?我国发明的机械钟1280年左右传入欧洲,以及对欧洲的巨大影响,他们写清楚了么?
-
是么?这么牛掰呢?那正面战场,怎么这么拉呢?周围这一圈谁都打不过。
国土面积也从980万,缩水至200多万。直至灭国。
所以,哪里出问题了?
你吹明朝,也要看看他的下场。 -
明朝中后期郑芝龙这些所谓海上贸易,是走私和海盗的混合体,与明朝的政府和政治体系完全脱离,对于西方武器就是拿来主义,不可能对明朝的科技发展有促进。
热点
- 1 要把改造日本提上日程 12.6万
- 2 博物馆经济为何爆火? 4.3万
- 3 高志凯又给印度加油鼓劲 12.1万
- 4 中国朋友遍天下是真的 8.6万
- 5 科技实力是能力不是技术 4.4万
- 6 大黑星手枪还没退役? 11.8万
- 7 张益唐全职加入中大 9.5万
- 8 年轻人的恋爱观 6.8万
- 9 清华食堂10块钱吃一天 8.1万
- 10 类北约第五条安全保障 4.1万
站务
-
请你来预测,2025年这些期待是否会发生?
岁月匆匆,又是一年。这一年,我们看到过巴以战场上无家可归的孩子,见证过巴黎奥运会赛场上的拼搏,也迎来了新中国的第75个生日……这一年,我们讨论经济、讨论房价股市,在现实的磨...... -
风闻“投资者保护”:守护你的财富,共筑理性投资路
在投资的浪潮中,每一次波动都暗藏机遇与挑战。你是否曾因信息不对称而迷茫?是否遭遇过投资陷阱,让辛苦积攒的财富受损?又或者有过慧眼识珠、收获满满回报的成功经历?无论你的经历如......
最近更新的专栏
风闻最热
-
1美国再劝中国加入这个谈判,再次被中国拒绝... 评论 149 赞 120
-
2俄罗斯取得大捷,悄无声息拿下哈尔科夫州第... 评论 139 赞 46
-
39月1号的电瓶车新国标,有没有可能是为了... 评论 133 赞 2
-
4七旬老人借用商家厕所猝死家属索赔20万,... 评论 117 赞 14
-
5彻底清算日本军国主义的遗毒,是世界必须完... 评论 72 赞 90
-
6“最快女护士”夺冠后哭求领导支持调休,这... 评论 71 赞 1
-
7我也是文科生,我们得向搞技术的学着点 评论 69 赞 58
-
8如何看待8月台湾省人民最爱买丰田,卡罗拉... 评论 61 赞 4
-
1、明朝中后期一方面本土科技有较大发展(《天工开物》《本草纲目》《农政全书》),一方面大量引进翻译西方的科学著作(这部分受到明末战乱的极大影响并中止)——这一点随便搜就非常清楚,我就不废话了。
-
2、明朝的工商业已有较大规模,对外贸易也得到蓬勃发展——郑芝龙身价10亿两白银+商舰3000艘,号称明末首富和十七世纪全球最富有的商人之一,就算打个折来算,凭什么这么有钱?就算是海盗,也要有抢夺的目标,总不可能是靠抢劫渔民的臭鱼烂虾发财的吧?另一方面,郑芝龙也不可能把所有的商船都抢个一干二净搞一锤子买卖,那么实际的对外商贸总额和附带的整个产业链有多大规模?
-
——在历史的记载上,满清继承了明朝哪一项科技和经济发展成果?更不用说进一步发展了,不是吗?靠明朝已经引进的玉米土豆红薯带来的粮食产量增加,以及大规模人口减少和土地重新分配带来了人口暴增。但整体科技文化和社会体制退回到明朝初期甚至更早的封建王朝的水平,至少未必比宋朝强。。。
-
鸦片战争时期虎门炮台的清制大炮还不如明末的红夷大炮——无论射程、威力、精度(射速不算)都弱了一筹,甚至因铸造工艺差(明末多用铜铸或优质铸铁)导致炸膛频发。林则徐在整顿虎门防务时曾抱怨火炮“膛口宽大,弹子不称”(炮弹与炮膛不匹配)。。。当时英军使用的32磅长管加农炮(Long Gun)有效射程(直瞄炮台)约1800~2200米,而清军虎门炮台的火炮射程多不足1000米,完全被动挨打。明末的红夷大炮射程约1500~2000米,射速也偏低。但如果利用好岸炮的优势(可加大迎角且便于瞄准),炮体材质好甚至可以强行加大装药),至少可以严重干扰和影响英军战舰的瞄准和火力密度(不能下锚慢慢打),并非不能一战。
-
以上均为“正史”,简单说,哪怕满清能把明朝的遗产保存好,至少1840年代还能靠国力和大英帝国打个有来有回,这是不是事实?——这长达200年的停滞甚至大幅倒退,不归罪于统治者(无论是不是满清),难道归罪于种地的农民?又或者“中华民族的劣根性”?。。。如果说儒家学说“限制了科技进步”,明朝的红夷大炮(仅仅一方面)又如何解释?就算是仿制自西方的火炮,但儒家学说并不妨碍明军(包括清军)大量使用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