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县同时卖掉了全部正常运转的国企,银行坏账20多个亿

回复1

  • 私有化是那一轮金融改革的附属产物。因为原来,这些债务是弥漫在这个经济体系的运转中,很多企业手里其实没有现金流,而是依靠债务链在运转。这和美国08年的衍生品的链条其实是类似的。只不过在美国的版本里,衍生链条是用一套现实出来的金融产品来维系,而中国的版本是依靠财政银行不分家(也就是财政+货币手段合在一起让问题不暴露)。问题在于系统运转会很脆弱,美国的版本最终以金融危机的形式爆发的形式让所有人都看到,而中国的版本是在危机爆发前人为把债务链打破,变成了一个个单独的雷。当时的改革是金融系统把账背走,财政继续运转。你看到的私有化其实就包含了债务的转移。。。一旦危机已系统危机的形式爆发,再好的企业也会因为市场资金的断裂而破产(在美国的版本里,美联储的解法就是直接印钱,用印出来的钱把原来衍生品链条里暴露的债务填上,重新注入流动性(美联储08年以后的资产结构和数量完全变了,从过去的购买短期美债变成了持有长期美债和与房地产有关的政府债卷--MBS, 这其实也是一种私有化,因为MBS是美国政府信用担保下的房地产债卷,属于政府资产,而美联储是私人机构。而数量上从原来6000亿规模扩大了数倍),这完全违反起码的财务纪律~~~没有合适的抵押物生生造出钱来为金融部门解套,这就是霸权。你不是这种霸权,你就玩不了这套)
    jpg
    在银行与财政分家以后,很多企业过去依靠在银行挂帐的形式得到的好的运转模式就被打破了。在改制以前,银行的存款被财政透支,支持企业的运转,债务是记账。但是分家以后,这种透支行为就要被清理,企业就要先把银行的账目填平,否则就变成了银行坏账(银行的坏账不就是借出去逾期收不回来么)。当年面临这种问题,实际也有类似短期内超发货币的现象,也就是从92~94年发生的短期内印发货币,继而造成之后通胀高企(我前面贴了银行系统的数据,这些都是可以查到的数据)。银行借出去的钱一会账,很多优质的企业就那么优质了,现金没了。这个过程中当然会存在各种投机现象,比如生造借贷债务的事情,但是债务形成的大头不是生造出来的,根本原因是此前中国社会并不是一个现金自由流通的社会,而很大程度使用票证分配。而同时期,票证又退出了
返回文章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