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社并不落后,但为什么出了那么多问题呢?

回复1

  • 真常应物 千修千处得 一年一生持
    记得那时候刚上小学,姥姥他们村围淀造田有近千亩水稻被淹了,于是公社组织抽调全公社的柴油机水泵帮助救灾,几十台195柴油机一起轰鸣,小小年纪我就想到了一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社会主义信仰的根已经悄悄落在心里。有个春天的早晨,被突突突的声音惊醒,父亲说,有地方在响机枪,我想,肯定是公社在组织民兵打靶,因为村里的民兵连就是高射机枪连,现在回忆起来如果是美国和中国硬钢,即使是那时候他肯定也得来个灰头土脸。那时候公社社办企业记得有砖瓦厂,有玻璃厂,去这些厂上班那得是文化水平高,思想作风过硬的优秀青年。各个村也有自己的队办企业,大姨他们村有标牌厂,还有的村有电镀厂,有电镀厂的那个村不仅有铁牛55马力履带式拖拉机,还有汽车,很是让一帮小同学向往。即使是生产队,或者有豆腐坊,有香油坊,年底会给社员分红。而我二姑他们村就更出彩了,一个酱油厂就解决了所有富裕劳动力的安置。记得很小村里就在新村给小学建了新校舍,村里还有初中,而社员免费看病的老合作医疗更是记忆犹新,赤脚医生都有两下子,因为是中西药结合,计划免疫啦针灸推拿了...我的中耳炎就是下乡知青小仙阿姨给治好的,现在回忆起来很多美好的记忆。治国文武之道,更多的我不懂,但是我大哥二哥都是高中毕业,真的不懂现在黑集体主义是什么想法。听一个中学同学说他们村有个社员被村干部打了,责任不一定是干部,但是负责处理的公社干部说,怎么能打群众?一定撤职。他们村有个老头说,可别啊,我们刚把他养肥...。我想说的是,集体时代不是那么简单的三言两语,可能没现在这么自由富裕,但是不可能是有些人黑的那么不堪。集体时代兴修水利,农田林网化,修机耕路,整治盐碱地,基础农田建设,敢情一承包赶上那几年风调雨顺就有了很多似是而非的说辞。我从来没想过回到过去,只是想要多保留的集体经济的种子,很多问题现在未必有这么难。集体化的回忆我更多的想到的是“出入相扶,守望相助”。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