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靠思政做不好思政,需要整个人文社科领域的改革和突破

  • 狂风满袖 只喜欢讲道理,只想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
    作为一名思政课老师,有很多看起来很简单的问题,其实是最不好回答的。直接给学生一个答案容易,但是让学生心服口服难如登天。比如,为什么要有理想信念?比如为什么我们一生下来就只能选择马列主义而不能选择别的主义?只能选择党的领导而不能选择别的党的领导?为什么不能搬来一座制度上的飞来峰?为什么就不能躺平了,我身边有人躺平了日子不一样过的挺好的?想把这些道理讲清楚,让学生心服口服,难度是相当大的,其他人文学科过来了,碰到这些问题,也抓瞎,没那么容易回答的。这些年,很多其他学科的老师也来当思政课教师了,比如历史学的,经济学的,但讲得好的,真不多。这句话是就全国而言的,不是就某个地方而言的。讲好一堂思政课的难度,比包括范老师在内的各位想象的大多了。

回复9

  • “比如,为什么要有理想信念?比如为什么我们一生下来就只能选择马列主义而不能选择别的主义?只能选择党的领导而不能选择别的党的领导?为什么不能搬来一座制度上的飞来峰?”这些问题楼下一位的跟帖回复的很直接也很实际,“思政课如何与“’让我过上好日子’结合起来?”思政课如果能紧扣“过上好日子”这个主题,紧密结合“过上好日子”这个实际,听课的大多数学生一定都能听进去。至于能不能真的过上心目中的“好日子”,这只有在他(她)今后的人生中才能得到答案。理想信念、政党的领导、国家的制度这些理论的东西与能不能“过上好日子”就真的挂不上钩吗?这才是真正需要讨论和解决的问题。
  • 长孙无忌 闲谈漫话
    您是来搞笑的?你的这些问题都很简单,是你能力有限吧!
  • 这几个问题很难回答吗?
    作为思政课老师,连这么基础的问题都回答不了,只能说明你的理论基础太差,太不善于思考。
  • 背山远行 无论山是否向我走来,我都背山远行
      关于理想信念,以及为什么不能躺平,你可以参考我这里对主贴的回复,这是有序性进化的要求——不充分快速进化的文明最终只能灭亡,不管是因为对未来的认识不正确、不准确,还是实践上不够进取。

      关于马列主义和中共领导,这涉及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严格化和具体化,我自己尚未见到有这么清楚表述出来的,虽然知道如何全面表述,但毕竟篇幅较大,这里暂不全部列出,只是针对你的问题说下关键点。

      所谓“被实践充分检验过”,其实不是检验次数具体有多少的问题,而是要以实践总成本为核心的方法论来思考问题——当继续直接检验认识更可能会无端提高实践总成本时,要假定认识正确而不去直接检验,直到新实践出现与认识相悖的结果。这种假定,通常被说成是“被实践充分检验过”,而且这种假定和不继续直接检验,也是一种间接检验方式,认识实际上始终在接受实践检验。社会主义制度,中共领导地位,就是这样的“被实践充分检验过”的认识,我们是不会在实践没有给出不同结论的情况下再去做这样的制度改变,这是实践成本控制的需要。而我们至今为止的正式思政,都是反复强调各种相关历史事实(“历史的选择”……),这种说服人的方式,我认为没有足够严谨性。

      不过,不管是我这里对主贴回复所说的新哲学原理,还是方法论的严谨、具体表述及实践成本为核心的思维,都是需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做一般性的升级换代的,而这至今为止都只是我个人观点。因为这个,我相信你不敢随便对学生讲这些道理。这就是哲学的基础理论亟需发展的一个表现。

      
  • 因为思政课的目的本来就不是让学生过上好日子,甚至和学生过上好日子矛盾的,所以越是聪明,越是接近成年的学生,你们就越头疼。
  • 我只是说说我的看法 只说给愿听懂能听懂的人。
    为什么我们一生下来就只能选择马列主义而不能选择别的主义?请老师给我们上一课,感受下您教学的魅力。
  • 多佐罗夫同志 学好三体,认清人类。看清局势,灵活应对。
    在宏观的说法抵不过个体的实际体温,这点确实是很难
  • 您这有点混淆概念了,什么理想信念,选择马列不选其他,这些设问借口,只要看一看你身处的现实世界就知道答案了。我们如今所享受到的不是天上来的,新中国成立到如今,经历了什么,成长到什么程度了,还是要去了解。只要有心,了解一些历史经济学,地缘政治学的基础知识,您的那些问题很容易就讲通了,网络上有的是大拿讲的深入浅出的视频。我曾经花二十分钟就把美元潮汐如何收割以及美国日用品为什么这么便宜,学生非常感兴趣。还是加强自身知识,别整出货柜上为什么不长面包了的问题。
  • 归根结底,思政教育还是要回答学生或听众关心的实际问题。比如,对教工来说,非升即走的制度是否符合我们的初心?对于被清退的教工,怎么解决他们的实际难题?否则只能是不停的重复已知的故事,说服力自然不好。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