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 1 印厕所工程震撼中国网友 27.4万
- 2 美俄实现外交解冻 6万
- 3 美元没了护城河 5.9万
- 4 男子地铁上辱骂农民工 6.7万
- 5 发展的引擎 6.4万
- 6 谈谈我对大同案的看法 4.9万
- 7 2025年白男在华待遇 15.1万
- 8 彩礼的本质 7.6万
- 9 吊带热裤没人敢穿了? 20.6万
- 10 米尔斯海默:他说得对 10.6万
站务
-
请你来预测,2025年这些期待是否会发生?
岁月匆匆,又是一年。这一年,我们看到过巴以战场上无家可归的孩子,见证过巴黎奥运会赛场上的拼搏,也迎来了新中国的第75个生日……这一年,我们讨论经济、讨论房价股市,在现实的磨......
最近更新的专栏
风闻最热
-
2今天我访谈了一家浙江的外贸企业,分享下业... 评论 106 赞 22
-
3“我有三个儿子,现在过成这样了,我要是有... 评论 98 赞 11
-
4中国人想要真正建设非洲,就必须超越“提款... 评论 96 赞 12
-
5“亚核武器”——媒体创造的伪概念罢了 评论 88 赞 15
-
6不止空警-500和运油-20!中埃空军联... 评论 81 赞 21
-
7当初我认为LGBT活动是进步和文明的,近... 评论 76 赞 28
-
8某些国家想以中国为代价与美国达成协议?这... 评论 76 赞 3
请专家们、领导们都来关心A股
回复1条
但我上面说的“投资是日后劳动价值的提现”,是指投资目标或结果,或者说“投资是对日后劳动价值的提现”所以和你的理解并没有矛盾。
打个比方,某个农民自己有四亩田,他自己也能种四亩田,但他只有三亩田的种子,那么按常规,他应该今年只种三亩地,等这一年三亩地有收成了,有足够种子了,再等明年播种时去种完这四亩地。
但如果某人觉得按这个农民的一般情况,他种四亩地,四亩地都有收成的可能很大,那某人可能就会同农民约好,前者提供种子给后者,让后者在今年就种上四亩地,且在第四亩地收成后返回一定的种子给前者,两者的差额就是某人的投资回报。
要注意的是,这个过程中,双方都得是真正平等自愿的(一方提供种子,一方提供劳作,实际双方都获得了较原有情况,即较没有合作时更多的差额),否则就成了剥削了。
同样的,这个过程中,某人提供的种子或者农民自有的种子,必然都是“以往劳动价值的储蓄”,而如果遇到天灾,那么就很可能出现“以往的劳动价值全部被消费”却没有足够的收获或回报的结果。
但这个同样如我上面所说,这只是个体的情况,当基于整个社会来看时,出现这种社会总量为负的可能性相对是较小的。
以上供参考。
但归根到底, 我的观点是回报必须基于劳动价值(不管是谁的),那种凭空而生的“以钱生钱”的模式是不可能长期存在的。如果“存在”这种模式,那必定是某些人的劳动价值被这种模式给“隐瞒”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