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总理计划与中国签新电力协议,“希望学习中国经验”

  • 前几个月某日的傍晚在陈塘沟,跟移民JCSS聊天,看见境外山坡上的屋里有灯亮。
    我:那边也有电?
    JCSS:怎么没有?!
    我:我们供的?
    JCSS:不是,N得很,发电机都是用直升灰机运过来的,只是不知道他们用什么运发电的油?
    我:很疑惑,为什么不从这边拉根线过去呢?
    JCSS:人家不需要啊。

回复2

  • 知道某些尼泊尔人为啥那么牛吗?1956年之前,尼泊尔在西藏是有驻军的!

    1856年,西藏和尼泊尔打仗,打输了,被迫签了《尼藏条约》。当时英国还没吞并尼泊尔,也忌惮大清,在幕后怂恿尼泊尔漫天要价,结果大清驻藏大臣和大清政府居然稀里糊涂地同意了。
    《尼藏条约》几个要点:
    1)赔款:西藏每年要向尼泊尔赔款5万卢比;
    2)免税:尼泊尔商人在西藏经商,西藏地方政府不得向其征税;
    3)涉外法权:尼人在西藏犯事,尼藏官员共审,法官比例尼4藏3。
    4)驻军权:为监督西藏地方政府执行协议,尼泊尔必须向西藏派驻官员。为保障官员和尼人的安全,必须驻军;
    可以说,《尼藏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也是最屈辱的条约,比满清政府与英法俄日的其他条约都过分。

    1906年的《拉萨条约》,约定西藏向印度赔款75万卢比,每年1万,分75年付清。赔款未结清前,印度在春丕(亚东)驻军。1906+75=1981。如果按中英解决香港问题的套路,得要等到1981年。

    《拉萨条约》怕大清政府不批,玩文字游戏。约定印度享有其他外国在西藏享有的同等权利,等于把1856年《尼藏条约》的不平等条款隐藏,大清也稀里糊涂地也认了。


    解放军进藏后的一段时间,印度和尼泊尔在西藏都有驻军。印军在亚东,直到1954年,《中印通商协议》签订后才撤走的。你没看错,1954年,新中国已经成立快5年了。

    而尼军是1956年中尼建交前才撤的。
  • 寻龙无奇策 大陆北方网友
    陈塘位于西藏日喀则地区定结县西南部,南临尼泊尔。“陈”意为运输,“塘”意为路,合并之意为运输的路,陈塘得名于修建萨迦寺时,大量木料从陈塘运输而来
返回文章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