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基金增资千亿是穷大方?央行这样怼回去

  • 什么时候国内建设和国外建设只能二选一了?

    就商业投资而言,国外这些商业回报更大些,他们的基础建设更低,连基本的电力,交通都不能满足需求,中国是去解决有和没有的问题,做的是0到1的事情,也意味工程给他们的经济拉动会更大,回报会更快。

    你提到的农村问题,是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不是有和没有的问题,而是好和更好的问题。这种也要投资,但这更接近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而不是商业回报为考量,是根据各地财政经济水平,有计划投入。

回复1

  • 不要偷换概念,这两者不是二选一,但请问有没有先后?老百姓不爽的恰恰不是中国优先,有勒紧裤腰带支援别人之嫌,这跟美国的民众逆反情绪一致,不要被什么世纪工程吹捧就不知天高地厚了,当年还吹捧我们做次贷危机的救世主呢。至于你说的商业回报和民生回报,就更偷换概念了,凭什么去国外修水电站、修公路搞基建,这叫商业回报,哦,在国内就不是商业项目,那我们那么多年的基建投资拉动是在干什么,做慈善吗?如果是在担心商业回报,那又无法解释凭什么认为国外那些比中国中西部还贷能力还差的地方,搞基建还得起?难怪人家自己都要生出觉得自己还不起,中国要变相获得土地租期的威胁论。如果说,外国项目有政府担保还贷,那我们在印尼等高铁项目争夺竞标的妥协上,从未表现出我们在乎政府担保的还款能力,甚至放弃政府担保,难怪人家说国外不敢接的项目,我们爱贷敢接,就算有政府担保,在塔利班、ISIS 那种无政府带,他们能保证什么,即使在他们有能力保证的地方,像斯里兰卡那样朝三暮四你又奈何?今天这届让和你签约,明天那届让你停工,后天和你缓和,大后天和印度交好又不让你潜艇补给驻泊,他政府担保又如何,有信用吗?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