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整顿职场”的年轻人,后来都怎样了?

  • 现在的劳动力过剩,是相对过剩,而不是绝对过剩。
    在撇开利润不谈的情况下(因为既然要加班了,那利润必定是存在的,无非是如何分配的问题),如果是绝对过剩,那么就不应该存在加班,因为每个班次都有足够的人力来完成,也就是给每个班次分配了正常所需的劳动力之后,还有多余劳动力。
    而现在的劳动力的相对过剩,所表现出来的就无非就是两个人干三个人甚至四五个人的活,最终某些人加班累死,某些人无业饿死。

    过剩的工人人口是积累或资本主义基础上的财富发展的必然产物,但是这种过剩人口反过来又成为资本主义积累的杠杆,甚至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一个条件。过剩的工人人口形成一支可供支配的产业后备军,它绝对地隶属于资本,就好象它是由资本出钱养大的一样。 过剩的工人人口不受人口实际增长的限制,为不断变化的资本增殖需要创造出随时可供剥削的人身材料。
    随着积累和伴随积累而来的劳动生产力的发展,资本的突然扩张力也增长了,这不仅是因为执行职能的资本的伸缩性和绝对财富——资本不过是其中一个可伸缩的部分——增长了,也不仅是因为信用每当遇到特殊刺激会在转眼之间把这种财富的非常大的部分作为追加资本交给生产支配。这还因为生产过程本身的技术条件,机器、运输工具等等,有可能以最大的规模最迅速地把剩余产品转化为追加的生产资料。随着积累的增进而膨胀起来的并且可以转化为追加资本的大量社会财富,疯狂地涌入那些市场突然扩大的旧生产部门,或涌入那些由旧生产部门的发展而引起的新兴生产部门,如铁路等等。
    在所有这些场合,都必须有大批的人可以突然地被投到决定性的地方去,而又不致影响其他部门的生产规模。这些人就由过剩人口来提供。现代工业特有的生活过程,由中等活跃、生产高度繁忙、危机和停滞这几个时期构成的、穿插着较小波动的十年一次的周期形式,就是建立在产业后备军或过剩人口的不断形成、或多或少地被吸收、然后再形成这样的基础之上的。而工业周期的阶段变换又补充新的过剩人口,并且成为过剩人口再生产的最有力的因素之一。】

回复1

  • 你这就是老一套的说辞,其根基就是大工厂生产模式,默认流水线上群众的劳动力水平是差不多的。事实上,当下少数劳动者能强于十人甚至百人的劳动力,特别是配套科技加成之后,这种劳动力差距只会越来越大,如果再有资本倾斜,生产能力和企业利润的增长是几何级的,但这都是以减少劳动者绝对数量为前提,科技替代 淘汰简单劳动力是客观趋势
    你那种大工厂模式只配和越南去卷,上有科技竞争,下有外国廉价劳动力挤压,最终只能陷入人力成本竞争的怪圈,说不定还卷不过别人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