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银30亿瑞郎收购瑞信,政府提供90亿作保

  • 跑跑小霸王 以公正的,理智的,务实的态度观察。
    其实欧美银行现在和硅谷银行的问题基本类似。
    欧美银行的经营手段差不多:就是吸储,然后放贷,放不出去的钱,就买了国债(包括美国国债)。现在经济不景气,好多资金都存到银行,不愿意投资,所以银行的钱太多了,也没有地方去,就基本上买了国债。依靠国债的利息来维持最低限度的收支平衡。结果欧美为了平抑通胀,疯狂加息,导致国债利息飙涨,所以以前买的国债,就成了亏本生意,比如去年买的100美元美国国债利息是5%,而现在美元国债利息是10%,那么你去年买的美国国债今年就亏了5%。也就是你亏了5%,如果不发生资金压力,还没什么,一旦发生挤兑风波,银行急需要钱,就麻烦了,你的亏损立马体现到账面上。硅谷银行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倒的。美联储本来,是不准备救硅谷银行的,结果一研究,发现这个大问题了,一旦大家都去挤兑,那么就会出现大面积问题了,大家都去卖国债,凑集资金,卖给谁?没人接盘,会导致新国债的利息更加高,就国债的价格更低,那么就崩盘了。
    所以这次美国的问题很大的,不是一些公知鼓吹的毛毛雨的。

回复2

  • 一片砧敲千里白 中国民族复兴万岁!
    公知的话也值得一驳?这年头居然还有人会被公知忽悠?我是不信!
  • 主要是大航海带来的扩张时代已经进入尾声,随着人口增长和资源的停滞,全球进入集体内卷状态,无论科技成长空间还是资源增长潜力,都已经到了尽头,而银行放贷的真正利润只能从这两样获取,否则金融业就是赌场,而且是击鼓传花的赌局。所以硅谷银行作为一家银行,居然都难以找到能带来正常利润的放贷项目,只好和华尔街金融机构一样买债券,玩起金融游戏来,最终暴雷。

    有个不好的预感,全球金融行业可能面临一场数百年一遇的超级浩劫。

    未来钱可能不值钱了,只有两样东西值钱,一是资源,二是把资源变成产品的能力(制造业)。我赌中俄美都能过得舒服,中俄资源和能力互补,美国两样都有。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