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转频繁,有人想兼并农民土地?

  • 不把50、60、70后这一波子人彻底熬败,基本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大规模农业现代化。主要原因还是当下的主要矛盾不是生产力的矛盾,最核心的还在于生产关系摆不平。好在我党在处理土地问题上一直是顶尖高手,所以放心大胆跟党走,党叫干啥就干啥,这就对了。
    举例:党叫扶贫,怎么样,全世界第一个摆脱绝对贫困的发展中大国吧!党叫环保,怎么样,绿水青山说回来就回来了吧!党叫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怎么样,一个一个的独立化产业建立起来了吧!
    未来30年,将是农业逐个省份突破,逐步实现现代化的30年。

回复4

  • 星海小卒 道虽迩,不行不至
    你理解承包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政策吗?
  • 土地在农民在集体手里,最重要的不是提高农作物产量,而是避免出现土地垄断者,无论是个人还是资本还是政府,都不能出现一个大规模的垄断者。
    土地垄断带来的耕作效率提升那点益处,在其带来的制度危害面前,不值一提。

    中国古代经济基础是自耕农,其实本质是有小土地的“小资产阶级”,但凡王朝稳定时期,都是自耕农过的比较好的时期。皇权实际上是建立在这群“小资产阶级”的稳定的基础上的,一旦出现土地兼并,刚开始是提升了效率,但后面都成为了皇权的对立面。
    建国以后,大量土地分给了农民,中国其实是没有像欧美意义上的纯粹“无产者”了。中国的房子是不存在不交税就强制收回的,对比欧美那种不交税就收回的,中国的房子是真正意义上的“私产”。结合起来看,城市里的房产,农民的土地,集体的股份,实际上中国的民众主体本质上还是“小资产阶级”,是有产的。
    如果放开了土地流转和兼并,是很容易造就一大批真正意义上的“无产者”,这个群体一旦出现,治理非常麻烦,外部性非常强,但获得收益的土地兼并者是不会超额交税的,那这些外部性就只有让社会中坚的你我这种“小资产”来扛了,那也就事实上被大资本大土地二次收割了。
    所以房产税为啥迟迟下不来,就是这个一旦处理不好,是动国本的,任何土地政策变动的第一要考虑的,就是要避免出现纯粹“无产”群体的产生。
    无论是房产税,还是土地流转,宅基地,集体经营土地,都要慎之又慎,不是某一代人消失了就完了的。保国本是大前提,然后才能考虑提升经济效率这些问题。

  • 你们这么做,我就回老家,坐等风云变色
  • 我党高层人多是50,60,70后。
    你所说的大农场模式自己都困难重重,已经坑的够多了。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