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转频繁,有人想兼并农民土地?

  • 土地在农民在集体手里,最重要的不是提高农作物产量,而是避免出现土地垄断者,无论是个人还是资本还是政府,都不能出现一个大规模的垄断者。
    土地垄断带来的耕作效率提升那点益处,在其带来的制度危害面前,不值一提。

    中国古代经济基础是自耕农,其实本质是有小土地的“小资产阶级”,但凡王朝稳定时期,都是自耕农过的比较好的时期。皇权实际上是建立在这群“小资产阶级”的稳定的基础上的,一旦出现土地兼并,刚开始是提升了效率,但后面都成为了皇权的对立面。
    建国以后,大量土地分给了农民,中国其实是没有像欧美意义上的纯粹“无产者”了。中国的房子是不存在不交税就强制收回的,对比欧美那种不交税就收回的,中国的房子是真正意义上的“私产”。结合起来看,城市里的房产,农民的土地,集体的股份,实际上中国的民众主体本质上还是“小资产阶级”,是有产的。
    如果放开了土地流转和兼并,是很容易造就一大批真正意义上的“无产者”,这个群体一旦出现,治理非常麻烦,外部性非常强,但获得收益的土地兼并者是不会超额交税的,那这些外部性就只有让社会中坚的你我这种“小资产”来扛了,那也就事实上被大资本大土地二次收割了。
    所以房产税为啥迟迟下不来,就是这个一旦处理不好,是动国本的,任何土地政策变动的第一要考虑的,就是要避免出现纯粹“无产”群体的产生。
    无论是房产税,还是土地流转,宅基地,集体经营土地,都要慎之又慎,不是某一代人消失了就完了的。保国本是大前提,然后才能考虑提升经济效率这些问题。

回复2

  • 2X
    明白人。
    我国不可能走西方以资本者同盟立国的道路,内外部条件都不允许,何况西方道路在失去武力及定价权优势地位后也越来越走不下去了,现在看来未必像有些心心念念的人吹得那么好,因此必须在政策上对资本法权进行限制,以便处理好内部的力量对比和利益分配问题。
    因为不能攻击基本政治制度,这样做的结果便引发了很多打着关心人民利益(农民利益)的对这种安排的经济效率的指责,其实是这种安排挡了很多人的发财梦引来诸多怨怼(哪有那么多人关心整体产业效率?其实还是操心自身利益,很多人不明白他只是做梦而已,真改政策发财也远远轮不上他们)。
    中国政治制度实际上是建立在三大经济支柱上的,即集体,国有和民营(私营)。集体经济现在基本盘是农村土地制度及其衍生的政治组织体系了;国有经过这么多年改革,无论有那些经验教训,剩下来的国家都有较强的有效控制和经营能力;民营及外资这块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搞活经济不可或缺,但毋庸讳言,它们天生有利用各种手段侵蚀集体和国有经济的冲动,这是资本增殖的本能,不是道德教育能改变的。为了保障立国之本,国家对这部分资本力量既保护又限制。因此农村土地所有制无论怎么改革,都要保持其真集体性质(不是披着集体皮的私人控制),这是关系到道路问题的大事。
  • 你说的太对了,赞你。坚决跟党走。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