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欧洲人也是有大一统情结的,回到历史中看看就知道了

  • 把历史上中国经历分分合合后总能统一归因于文化,是倒果为因。
    要搞清楚,是先有“大一统”的局面,才诞生“大一统”的文化。在一个分裂的国家里是不会诞生“大一统”文化的,相反会出现各种理论证明“分裂有理”。割据势力要找理论依据来证明自己割据合法,从而对抗统一。
    那么为什么“大一统”的局面总会出现呢?这与中国地理有关——因为黄河中下游平原的存在。
    黄河中下游平原是上天赐予中华文明的得天独厚的乐土。当时北方太冷,南方太热,而且多湖泊沼泽,蛇虫瘴气,不适合人类生存。只有黄河中下游平原,冷热适中,适宜农耕。而古代有粮食就有人口。看中国古代人口分布,北方尤其是黄河中下游平原(俗称“中原”地区),集中了全国大部分人口。
    自古得中原者得天下。这么大一片平原地带,无险可守,即便王朝末期出现群雄逐鹿的局面,也会很快分出胜负。然后一个统一的中原对上周边割据势力就是碾压之势。
    这一点诸葛亮看得很清楚。三国鼎立的前提是当时的北方经历几十年战乱,已经被严重削弱。一但给予时间让北方恢复过来,凭吴蜀两国国力是绝对无法与曹魏抗衡,到时候想偏安一隅也不可得。所以他要不断北伐,去扰乱北方,阻止北方回血。
    后面南北朝对峙的局面也是一样。南朝存在的前提是北方的战乱和分裂,先是五胡十六国,然后北魏短暂统一但是又很快分裂成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当北方重新归于一统,南朝的末日就到了。

回复1

  • 正如你说的中原正统思想,这不就是大一统的文化基础么?正是因为天下都认同问鼎中原就是天下霸主,才有了后面的大一统。欧洲谁是正统呢?问鼎伦敦,还是问鼎巴黎,都不会成为公认的霸主。
    中原地带很容易分出胜负么?春秋战国可是持续了500多年啊。然而你再看之后的历史,分裂最长时期南北朝也不到200年。前后差距为何如此之大?难道不是文化作用,民心使然么?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北伐到底是在阻止北方回血,还是在帮助北方回血呢?三国中最弱的蜀国,连年挑战最强的魏国,魏国甚至不需要全力就可以应付了,这能在多大程度上削弱魏国还真不好说。若三足鼎立,蜀国还不至于这么早亡国,诸葛亮这样做不恰恰是顺了百姓今早统一国家结束战乱的民意么。
    这其实是一个历史观的问题,得民心者得天下。若民意没到那一步,走得太超前也会栽跟头的。中国近代史反复说明了这一点。
返回文章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