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欧洲人也是有大一统情结的,回到历史中看看就知道了

【本文来自《欧洲不能出现大一统的根本原因是,多民族多文化特点决定了不可能出现一个单一政权》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事实上,欧洲有大统一情节,但是该情节被人为的抹掉了。

我们现在谈欧洲大统一,指的是全欧洲,或者是除去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以外的欧洲,这其实并不对。

欧洲在历史上是一个变化的概念。

在中世纪以前,欧洲指的就是罗马帝国。或者说,此时没有欧洲而仅有罗马帝国。罗马帝国数次分裂为东西两部,但又重归一统。然后,无法调和的东西矛盾导致分裂为西罗马、东罗马两部。西罗马百年后亡于蛮族;而东罗马这老妖精则继续存活千年。

此时的欧洲包含了伊比利亚半岛、高卢、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东地中海沿岸、北非。其余地区则是蛮夷之地。

西罗马崩溃后被蛮夷所灭,若类比中国,大致上相当于五胡十六国。东罗马如南朝,西罗马则崩溃为数个蛮人建立的小国。

数个蛮人国家,包括西哥特王国、东哥特王国、法兰克王国等等。这些蛮族王国不相统属。此外,还有无数的小诸侯。法拉克王国几度易主,最终出了一位雄主进入了全盛期,称之为查理曼帝国。查理曼帝国的全盛疆域包含今天的法国、莱茵河下游区域、意大利北部、西班牙巴塞罗那地区。此时的伊比利亚半岛(西班牙、葡萄牙属于阿拉伯),莱茵河以东属于诸蛮(没错,原本的蛮族开始称其兄弟部落为蛮族)。

再往后,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东查理曼后来有一任称帝,也就是神圣罗马帝国。理论上,神罗皇帝为全欧洲皇帝,但现实却谁也管不了。整个欧洲碎片化到渣。

中世纪北欧海盗南侵,北欧也被纳入至欧洲;神罗东侵,波兰、捷克、立陶宛等等西斯拉夫人被纳入至欧洲;奥地利与奥斯曼对抗,获得了匈牙利等,这也被纳入至欧洲。至此,现代欧洲的概念才出来。

热门评论 3

  • 不太一样。中国历史上之所以能分分合合,是因为中国自从汉朝以后,文化上就有大一统的观念了。所以从民心来说,人民心理上认为中国这片土地就应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即便当时分裂了,人们也觉得这是暂时的乱世,终将统一。
    而文化要根植在一片土地上,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是需要长期的发展和教化的。也就是说中国的大一统思想不是汉朝突然出现的,是之前几百年文化发展慢慢发育并成熟起来的。最后看到的是各个英雄人物统一了中国,其实本质是这片土地有了这样的文化传统,他们只是是顺应了民意而已。
    而欧洲并不存在这样的文化传统,反而分裂成小国是他们的常态。现在谁要说统一欧洲大陆,那绝对是反动的,人们必口诛笔伐之,原因就是他们还没有进化出大一统的文化来。要类比中国的历史阶段,我觉得更像春秋战国时期,他们还早着呢。
  • 全部楼层
    西瓜
    正如你说的中原正统思想,这不就是大一统的文化基础么?正是因为天下都认同问鼎中原就是天下霸主,才有了后面的大一统。欧洲谁是正统呢?问鼎伦敦,还是问鼎巴黎,都不会成为公认的霸主。
    中原地带很容易分出胜负么?春秋战国可是持续了500多年啊。然而你再看之后的历史,分裂最长时期南北朝也不到200年。前后差距为何如此之大?难道不是文化作用,民心使然么?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北伐到底是在阻止北方回血,还是在帮助北方回血呢?三国中最弱的蜀国,连年挑战最强的魏国,魏国甚至不需要全力就可以应付了,这能在多大程度上削弱魏国还真不好说。若三足鼎立,蜀国还不至于这么早亡国,诸葛亮这样做不恰恰是顺了百姓今早统一国家结束战乱的民意么。
    这其实是一个历史观的问题,得民心者得天下。若民意没到那一步,走得太超前也会栽跟头的。中国近代史反复说明了这一点。
    春秋战国早期没有那么多人口,地广人稀的结果就是国家统治力度跟不上,没有足够的官吏和军队进行直接统治,只能分封出去。到了战国后期人口增加,国家实力大增,使得国家间的兼并成为可能。弱肉强食的结果最后就是一个超级强权的诞生,这即是秦国。
    你应该思考的是为什么春秋战国之后再无春秋战国。因为中央政府已经有了足够实力,大量的官吏和军队,使得直接统治成为可能。已经不需要再玩分封制了。
    是物质基础决定精神世界及上层建筑,而不是反过来。
    国家有了“大一统”的基础,才诞生为维护“大一统”背书的思想理论文化。反之如果国家处于分裂状态,分裂势力就会为分裂找理由,发明各种“分裂有理”的理论。
  • 西瓜
    不太一样。中国历史上之所以能分分合合,是因为中国自从汉朝以后,文化上就有大一统的观念了。所以从民心来说,人民心理上认为中国这片土地就应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即便当时分裂了,人们也觉得这是暂时的乱世,终将统一。
    而文化要根植在一片土地上,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是需要长期的发展和教化的。也就是说中国的大一统思想不是汉朝突然出现的,是之前几百年文化发展慢慢发育并成熟起来的。最后看到的是各个英雄人物统一了中国,其实本质是这片土地有了这样的文化传统,他们只是是顺应了民意而已。
    而欧洲并不存在这样的文化传统,反而分裂成小国是他们的常态。现在谁要说统一欧洲大陆,那绝对是反动的,人们必口诛笔伐之,原因就是他们还没有进化出大一统的文化来。要类比中国的历史阶段,我觉得更像春秋战国时期,他们还早着呢。
    把历史上中国经历分分合合后总能统一归因于文化,是倒果为因。
    要搞清楚,是先有“大一统”的局面,才诞生“大一统”的文化。在一个分裂的国家里是不会诞生“大一统”文化的,相反会出现各种理论证明“分裂有理”。割据势力要找理论依据来证明自己割据合法,从而对抗统一。
    那么为什么“大一统”的局面总会出现呢?这与中国地理有关——因为黄河中下游平原的存在。
    黄河中下游平原是上天赐予中华文明的得天独厚的乐土。当时北方太冷,南方太热,而且多湖泊沼泽,蛇虫瘴气,不适合人类生存。只有黄河中下游平原,冷热适中,适宜农耕。而古代有粮食就有人口。看中国古代人口分布,北方尤其是黄河中下游平原(俗称“中原”地区),集中了全国大部分人口。
    自古得中原者得天下。这么大一片平原地带,无险可守,即便王朝末期出现群雄逐鹿的局面,也会很快分出胜负。然后一个统一的中原对上周边割据势力就是碾压之势。
    这一点诸葛亮看得很清楚。三国鼎立的前提是当时的北方经历几十年战乱,已经被严重削弱。一但给予时间让北方恢复过来,凭吴蜀两国国力是绝对无法与曹魏抗衡,到时候想偏安一隅也不可得。所以他要不断北伐,去扰乱北方,阻止北方回血。
    后面南北朝对峙的局面也是一样。南朝存在的前提是北方的战乱和分裂,先是五胡十六国,然后北魏短暂统一但是又很快分裂成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当北方重新归于一统,南朝的末日就到了。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53
最热 最早 最新

  • 全部楼层
    zzz3996
    错了,楚国到亡都是分封制,秦军攻打的即使楚国各个封君的军队而不是楚国军队。所以才有项羽成就后的分封制,但凡项羽接受中央集权的思维,就不会这么干了。
    楚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设直辖县的国家。事实上,战国时期各国都是郡县+分封,例如秦国商鞅就是分封商地,最后据守商地造反。至于项羽分封十八诸侯,多是慷他人之慨,行挑拨离间之实,确实不高明。
  • 帝国扩张不等于大一统
  • 全部楼层
    消失一星期 作者
    不会。殊路同归,战国七雄无论哪国统一都会走上中央集权的路上。
    事实上,汉初本就是分封制。没几十年就爆发七国之乱,然后是推恩令,又完成中央集权。
    错了,楚国到亡都是分封制,秦军攻打的即使楚国各个封君的军队而不是楚国军队。所以才有项羽成就后的分封制,但凡项羽接受中央集权的思维,就不会这么干了。
  • 全部楼层
    hengcat
    中国从文化心理上的统一是周代,华夷之辨。
    行周礼就是华夏,即使是楚这样的南方邦国,不行周礼就是狄夷,即使是关中周边的一些和周世代打交道的姜姓邦国。子曰“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即使他是子姓商后裔,儒家就以制定周礼的周公为圣人。
    所以春秋才有尊王攘夷,战国才有互相攻伐灭国之战,七雄无论哪一个统一,都必然从制度上把文化心理的统一变成政治上的大一统。
    从禹开始,为了治理黄河,把流域内的部落整合成国家。
  • GCZW2020 Белая армия,чёрный барон
    欧洲的大一统本质上是某些国家希望本国的主要民族成为欧洲大陆的核心民族,实现对欧洲其他民族的压迫剥削……
  • 乌克兰建国不到30年,演员上台不过5年,就都能出政策把俄语区弄得“不共戴天”。欧洲零碎不是没有道理的。
  • diewisch 历史唯物观察者
    且听夜唱
    你这欧洲史槽点太多,都不知道从哪吐槽了。。。。
    欧洲统一的思想还是存在的,这也是欧盟成立的历史文化背景之一。
    欧洲的特色在于民族的形成与资本主义紧密联系,所以出现“民族自决、民族独立、语言自由、人民代议制”等表面上的“民族”要求。
  • 全部楼层
    西瓜
    所以这就是你的问题所在了。历史唯物主义是认为历史的发展的主体是人民,这话的意思就是人民已经形成的文化观念,人民的整体认知才决定了历史发展的方向,而不是你说的诸侯国君,士族等少数统治阶级。之所以没有开倒车不是历史的偶然,那是人民决定了历史进程。
    满清代明不是人民的选择,是士绅阶级的选择。当人民还在反抗的时候,士绅阶级已经同满清政权媾和了。只要满清政权能够保证他们的利益,收的税比明朝要少,他们不介意抛弃祖宗的衣冠,在脑袋后面留上辫子。而人民对此无能为力,只能接受清朝两百多年统治。这就是物质基础。
  • 西瓜
    不太一样。中国历史上之所以能分分合合,是因为中国自从汉朝以后,文化上就有大一统的观念了。所以从民心来说,人民心理上认为中国这片土地就应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即便当时分裂了,人们也觉得这是暂时的乱世,终将统一。
    而文化要根植在一片土地上,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是需要长期的发展和教化的。也就是说中国的大一统思想不是汉朝突然出现的,是之前几百年文化发展慢慢发育并成熟起来的。最后看到的是各个英雄人物统一了中国,其实本质是这片土地有了这样的文化传统,他们只是是顺应了民意而已。
    而欧洲并不存在这样的文化传统,反而分裂成小国是他们的常态。现在谁要说统一欧洲大陆,那绝对是反动的,人们必口诛笔伐之,原因就是他们还没有进化出大一统的文化来。要类比中国的历史阶段,我觉得更像春秋战国时期,他们还早着呢。
    中国从文化心理上的统一是周代,华夷之辨。
    行周礼就是华夏,即使是楚这样的南方邦国,不行周礼就是狄夷,即使是关中周边的一些和周世代打交道的姜姓邦国。子曰“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即使他是子姓商后裔,儒家就以制定周礼的周公为圣人。
    所以春秋才有尊王攘夷,战国才有互相攻伐灭国之战,七雄无论哪一个统一,都必然从制度上把文化心理的统一变成政治上的大一统。
  • diewisch 历史唯物观察者
    全部楼层
    guan_15809687251101
    所以说你根本就是形而上学,学到一点皮毛就当令箭。历史唯物主义第一条就是唯物,要尊重事实,实事求是。那个时代人民(黔首)力量弱小,贵族和士族掌握着知识文化和舆论以及其它资源。这是事实。六国反秦复国是人民推动的吗?不是!是六国旧贵族。
    机械的把“人民”和“统治阶级”对立起来,这是左派幼稚病的表现。
  • 欧洲大一统是大趋势,所以欧洲依然会战乱不断。
  • 全部楼层
    西瓜
    所以这就是你的问题所在了。历史唯物主义是认为历史的发展的主体是人民,这话的意思就是人民已经形成的文化观念,人民的整体认知才决定了历史发展的方向,而不是你说的诸侯国君,士族等少数统治阶级。之所以没有开倒车不是历史的偶然,那是人民决定了历史进程。
    你拿大革命时期觉醒的人民同古代封建社会的黔首类比?我不用说得太远,近一点的事,满清入关代明,是人民决定的历史进程吗?
  • 全部楼层
    西瓜
    所以这就是你的问题所在了。历史唯物主义是认为历史的发展的主体是人民,这话的意思就是人民已经形成的文化观念,人民的整体认知才决定了历史发展的方向,而不是你说的诸侯国君,士族等少数统治阶级。之所以没有开倒车不是历史的偶然,那是人民决定了历史进程。
    所以说你根本就是形而上学,学到一点皮毛就当令箭。历史唯物主义第一条就是唯物,要尊重事实,实事求是。那个时代人民(黔首)力量弱小,贵族和士族掌握着知识文化和舆论以及其它资源。这是事实。六国反秦复国是人民推动的吗?不是!是六国旧贵族。
  • 全部楼层
    西瓜
    你还是没有理解。不是说精神决定物质,而是物质需要通过人去发挥作用的。物质再怎么决定性,它也是因为人的思想和主动性,才能起到自己的效果。而且这个作用发挥到什么程度,和人的因素也是有很大关系的。按你这个机械的物质决定精神,联合国军的武器比志愿军精良多了,那一开始志愿军就不用打了,战争肯定是输的,怎么战争结果却相反呢?
    到底是战胜了联合国军所以不怕美国,还是先有不怕美国的思想准备才战胜他们的?当然,这个过程肯定是在不断发展的,但你不能非说志愿军将士之前思想上没有任何准备,没有形成任何共识,不认为自己可以战而胜之,战胜它之后才知道原来可以战胜美军。
    志愿军如果用大刀长矛去跟联合国军拼,早就死光了!
    朝鲜战争是中美之间武器技术代差最小的时候,朝鲜半岛地形又限制了重武器的发挥。即使是这样,志愿军也吃够了敌人重火力和己方后勤补给方式落后的亏。朝鲜战争最后止于三八线,是因为这里是朝鲜半岛最窄的地方。战线上密布敌军的部队和工事,依靠轻步兵穿插战术和大无畏牺牲的精神已经不起作用,只能靠消耗大量弹药一寸一寸土地硬啃,而这需要强大国力支撑,偏偏不是刚刚建国百废待兴的新中国的强项。
    这就是物质基础。
  • 全部楼层
    guan_15809687251101
    我们假设一下,如果吴楚七国之乱以反叛一方获胜,会怎样?——各诸侯国的权利得到巩固,中央政府的权威会被削弱,汉朝皇帝进一步周天子化。
    在这种情况下会诞生“大一统”思想吗?
    各诸侯国国主会支持“大一统”思想吗?这不等于挖他们自己墙角,说他们反抗中央政府的行为是错!
    士族会支持“大一统”思想吗?这不等于打他们的脸,说他们从秦末以来反叛中央政府,恢复旧国的行为是错!
    至于黔首,大字不识,消息闭塞,能起什么作用?
    好好一个国家内部,却硬分出吴楚齐等国;大家不说自己是汉人,而说自己是吴人、楚人、齐人……最后就是再回春秋战国,开历史倒车。还会有什么“大一统”国家和“大一统”思想?
    所以这就是你的问题所在了。历史唯物主义是认为历史的发展的主体是人民,这话的意思就是人民已经形成的文化观念,人民的整体认知才决定了历史发展的方向,而不是你说的诸侯国君,士族等少数统治阶级。之所以没有开倒车不是历史的偶然,那是人民决定了历史进程。
  • 全部楼层
    guan_15809687251101
    物质基础(人口、耕地、资源)才是决定一个国家政治形态的关键。
    中华的中原地区集中了全国大部分可耕地和人口。中央政府只要控制和经营好中原地区,对周边其它地区就具有压倒性优势。这是诞生中央集权国家的物质基础。
    欧洲没有类似中原这样的地区,其人口、耕地、资源分布更加均匀,没有一家独大情况。各地区势均力敌的结果就是无法诞生强力的中央政府。没有强力的中央政府去推行“书同文车同轨”,连文字都不能统一,哪来的文化和精神的统一?
    是物质决定精神,而不是精神决定物质。
    另人口因素也是人的因素。
    你还是没有理解。不是说精神决定物质,而是物质需要通过人去发挥作用的。物质再怎么决定性,它也是因为人的思想和主动性,才能起到自己的效果。而且这个作用发挥到什么程度,和人的因素也是有很大关系的。按你这个机械的物质决定精神,联合国军的武器比志愿军精良多了,那一开始志愿军就不用打了,战争肯定是输的,怎么战争结果却相反呢?
    到底是战胜了联合国军所以不怕美国,还是先有不怕美国的思想准备才战胜他们的?当然,这个过程肯定是在不断发展的,但你不能非说志愿军将士之前思想上没有任何准备,没有形成任何共识,不认为自己可以战而胜之,战胜它之后才知道原来可以战胜美军。
  • 全部楼层
    guan_15809687251101
    秦始皇的答案是“打”。秦灭六国,在秦小篆的基础上统一六国文字。
    法国要是有本事,灭了欧洲其它国家,把法语定为通用语,从儿童开始教授法语,百年后大家都说法语,都是法国人。但是法国没这个本事。德国也一样。欧陆各国势均力敌的结果就是谁也别想统一谁。
    这不像中华,古代中原地区集中了全国大部分人口和耕地资源,谁占据中原谁就是正统,周边割据势力(比如说江南、巴蜀)就是等着被统的命。中央政府说什么话,用什么字,地方就得乖乖照着做。书同文车同轨。久而久之大家就觉得自己是一国人了。
    中国春秋战国时候跟欧洲根本不是一回事,六国本来就是一个国家,同是周朝诸侯国,,周朝历史都有800多年,一个国家的执念已经根植在所有诸侯国的血脉里了,所以都想统一,没人想分裂,统一根本不是问题,争的就是谁来统一,当然就是谁的拳头硬谁来统一,,最终秦始皇统一六国。。。
  • 西瓜
    不太一样。中国历史上之所以能分分合合,是因为中国自从汉朝以后,文化上就有大一统的观念了。所以从民心来说,人民心理上认为中国这片土地就应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即便当时分裂了,人们也觉得这是暂时的乱世,终将统一。
    而文化要根植在一片土地上,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是需要长期的发展和教化的。也就是说中国的大一统思想不是汉朝突然出现的,是之前几百年文化发展慢慢发育并成熟起来的。最后看到的是各个英雄人物统一了中国,其实本质是这片土地有了这样的文化传统,他们只是是顺应了民意而已。
    而欧洲并不存在这样的文化传统,反而分裂成小国是他们的常态。现在谁要说统一欧洲大陆,那绝对是反动的,人们必口诛笔伐之,原因就是他们还没有进化出大一统的文化来。要类比中国的历史阶段,我觉得更像春秋战国时期,他们还早着呢。
    周天下听说过吧。。。周朝就是大一统了
  • newnew
    国家统一,语言的统一非常关键。
     语言是文化的基础。
    欧洲是有些人想统一,但是法国人只想用法语统一,德国人只想用德语统一,他们是爽了,但是其他民族的人呢?
    秦始皇的答案是“打”。秦灭六国,在秦小篆的基础上统一六国文字。
    法国要是有本事,灭了欧洲其它国家,把法语定为通用语,从儿童开始教授法语,百年后大家都说法语,都是法国人。但是法国没这个本事。德国也一样。欧陆各国势均力敌的结果就是谁也别想统一谁。
    这不像中华,古代中原地区集中了全国大部分人口和耕地资源,谁占据中原谁就是正统,周边割据势力(比如说江南、巴蜀)就是等着被统的命。中央政府说什么话,用什么字,地方就得乖乖照着做。书同文车同轨。久而久之大家就觉得自己是一国人了。
  • 全部楼层
    西瓜
    文化观念本来就是发展的,你不能拿发展的观念去否定它过去的存在。就好像不能非说一个成年人的少年时期不是他本人。
    中原正统观念就说明,大一统观念已经在催生并不段发展了。否则秦要统一六国还要保证稳定发展,哪有那么容易的事,这不是靠枪炮能够解决的。就像欧洲打了多少年,它怎么就统一不起来呢?
    你总是看到土地,人口,武器这些客观因素,你一直没有意识到人的因素才是起决定性的。这也是毛主席当年敢说农村包围城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思想源泉。
    物质基础(人口、耕地、资源)才是决定一个国家政治形态的关键。
    中华的中原地区集中了全国大部分可耕地和人口。中央政府只要控制和经营好中原地区,对周边其它地区就具有压倒性优势。这是诞生中央集权国家的物质基础。
    欧洲没有类似中原这样的地区,其人口、耕地、资源分布更加均匀,没有一家独大情况。各地区势均力敌的结果就是无法诞生强力的中央政府。没有强力的中央政府去推行“书同文车同轨”,连文字都不能统一,哪来的文化和精神的统一?
    是物质决定精神,而不是精神决定物质。
    另人口因素也是人的因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