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欧洲人也是有大一统情结的,回到历史中看看就知道了

  • 不太一样。中国历史上之所以能分分合合,是因为中国自从汉朝以后,文化上就有大一统的观念了。所以从民心来说,人民心理上认为中国这片土地就应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即便当时分裂了,人们也觉得这是暂时的乱世,终将统一。
    而文化要根植在一片土地上,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是需要长期的发展和教化的。也就是说中国的大一统思想不是汉朝突然出现的,是之前几百年文化发展慢慢发育并成熟起来的。最后看到的是各个英雄人物统一了中国,其实本质是这片土地有了这样的文化传统,他们只是是顺应了民意而已。
    而欧洲并不存在这样的文化传统,反而分裂成小国是他们的常态。现在谁要说统一欧洲大陆,那绝对是反动的,人们必口诛笔伐之,原因就是他们还没有进化出大一统的文化来。要类比中国的历史阶段,我觉得更像春秋战国时期,他们还早着呢。

回复3

  • 中国从文化心理上的统一是周代,华夷之辨。
    行周礼就是华夏,即使是楚这样的南方邦国,不行周礼就是狄夷,即使是关中周边的一些和周世代打交道的姜姓邦国。子曰“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即使他是子姓商后裔,儒家就以制定周礼的周公为圣人。
    所以春秋才有尊王攘夷,战国才有互相攻伐灭国之战,七雄无论哪一个统一,都必然从制度上把文化心理的统一变成政治上的大一统。
  • 周天下听说过吧。。。周朝就是大一统了
  • 把历史上中国经历分分合合后总能统一归因于文化,是倒果为因。
    要搞清楚,是先有“大一统”的局面,才诞生“大一统”的文化。在一个分裂的国家里是不会诞生“大一统”文化的,相反会出现各种理论证明“分裂有理”。割据势力要找理论依据来证明自己割据合法,从而对抗统一。
    那么为什么“大一统”的局面总会出现呢?这与中国地理有关——因为黄河中下游平原的存在。
    黄河中下游平原是上天赐予中华文明的得天独厚的乐土。当时北方太冷,南方太热,而且多湖泊沼泽,蛇虫瘴气,不适合人类生存。只有黄河中下游平原,冷热适中,适宜农耕。而古代有粮食就有人口。看中国古代人口分布,北方尤其是黄河中下游平原(俗称“中原”地区),集中了全国大部分人口。
    自古得中原者得天下。这么大一片平原地带,无险可守,即便王朝末期出现群雄逐鹿的局面,也会很快分出胜负。然后一个统一的中原对上周边割据势力就是碾压之势。
    这一点诸葛亮看得很清楚。三国鼎立的前提是当时的北方经历几十年战乱,已经被严重削弱。一但给予时间让北方恢复过来,凭吴蜀两国国力是绝对无法与曹魏抗衡,到时候想偏安一隅也不可得。所以他要不断北伐,去扰乱北方,阻止北方回血。
    后面南北朝对峙的局面也是一样。南朝存在的前提是北方的战乱和分裂,先是五胡十六国,然后北魏短暂统一但是又很快分裂成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当北方重新归于一统,南朝的末日就到了。
返回文章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