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举遏制不了腐败,那还能靠什么?

  • 说的好,但是西方制度如何走到最后只有“两个坏蛋”出来竞选的地步呢?

    中国古代传统政治崇尚推举有德之人进入政府,统治国家,即使是士大夫阶层,也必须先修德,然后才能治天下,所以治理天下的必须是道德优秀的人才。到后来出现了“德”与“才”之争,是选择有德但是才干上差一些的人呢?还是精明干练,但在道德上有瑕疵的人?这实际上和西方的争论有某种相似性。选择前者,政府比较清廉亲民,但是效率上可能差一些,还且会造成制度僵化,难以及时应对社会变化,导致结果不可收拾,如美国民主党坚持普世原则、全球化,照顾弱势群体,但对其他社会问题无法应对,才有特朗普之类兴起。而选择后者会比较有效率,能迅速应对社会变化,快速处理问题,但是可能导致各级效尤,道德下滑,办事无原则,最后整个体系崩坏,就如同现在特朗普这样的人。

    历代革命政权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参加革命/造反者而且能坚持下来的,都是有理想有能力,因为经过了事实的考验,经不起考验的要么叛变要么逃离。历朝历代都是如此,创业一代没问题,问题出在守业一代,当权者有利可图,所以大家趋之若鹜,但是有德和有才如何才能兼而备之?所以中国政治的最大问题是“守业难”,即要将既有原则和道德又有能力的人选拔到政府岗位,才能保证江山稳固。至于如何选拔,那是第二步的问题。

    西方的民主制中的竞选制最让人诟病的是表面上的竞争,实质性的掣肘和抹黑。马克吐温生动地描写了,或者说预言了这个制度的弊病。这种竞争只是进入治理岗位的竞争,无须证明治理能力或德行,如奥巴马没有治理资历,特朗普没有政治经验,等等,实质上和德与才都没有关系,所以最后才导致了民众面对两只烂苹果。



回复1

返回文章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