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 1 董袭莹学位论文遭质疑 9.4万
- 2 4+4不止一个董小姐 10.7万
- 3 印度制造将充斥美国市场 7.6万
- 4 讨论海归应当区分年代 4.7万
- 5 为何日本创新力不如韩国 8.1万
- 6 中国商品房的质量不行? 7.8万
- 7 海归群体出现较大的变化 11.6万
- 8 上海车展的关键信号 7.1万
- 9 电车用起来真便宜啊 5.8万
- 10 中日网友在外网吵了起来 27万
站务
-
请你来预测,2025年这些期待是否会发生?
岁月匆匆,又是一年。这一年,我们看到过巴以战场上无家可归的孩子,见证过巴黎奥运会赛场上的拼搏,也迎来了新中国的第75个生日……这一年,我们讨论经济、讨论房价股市,在现实的磨...... -
书香跨界,探索多元——世界读书日特别活动推荐书单公布啦~
在喧嚣世界中,读书是一次悄然的返航,是心灵栖居的灯火。风闻社区与万千读者共赴文字之约,于百余本热荐中,凝练出12部年度之选,构成2025年度图书推荐。春深四月,世界读书日,......
最近更新的专栏
风闻最热
-
1饶毅:请勿错怪王辰教授 评论 256 赞 21
-
2他老人家为何一生都在警惕特权? 评论 160 赞 224
-
3大学生有多人才,海归就有多精英 评论 131 赞 18
-
4普通医学生培养时间能合理缩短吗? 评论 119 赞 8
-
5塘泊虎:你可能想象不到:中美手术差距有多... 评论 88 赞 23
-
6果然,美方主动想谈了 评论 52 赞 12
-
7封堵“洗产地”:中国海关联合巴西、阿根廷... 评论 49 赞 32
-
8中国两轮“小电驴”,海外狂飙! 评论 48 赞 14
中国式“鸡娃”消失倒计时?
回复1条
我不知道“学校教的浅”是什么人的普遍共识,是双一流考生的共识,还是普通本科考生的共识,或者落榜考生的共识?
我想,这个所谓的共识应该是一些家长的共识吧,那么,这些家长是否每堂课都跟着孩子一起听,如若不然,他们是凭什么得出“学校教的浅”的结论的?
他们往往最多也就看一下教科书,觉得教科书上只有定义,基本上没有延展,或者课外作业、考试内容教科书上没有,所以学校教的就浅?
这只是教科书浅,不代表学校教浅,很多老师上课除了课本之外,还会交大量的课本之外的内容,甚至主要教课本之外的内容。如果只教课本上的内容,可能会及格,但绝对不会有高分。升学率是决定一个学校好坏的最重要指标,学校敢教的浅?
那么为什么有人觉得“学校教的浅”呢,说实话,曾经我也以为学校教的浅,尤其是数学课,我高一、高二连格都及不了,也总是抱怨老师不教,但是别人考的好的却说:老师都教了!
原来,是我自己上课走神,一走神走半个小时,自己不听讲,怎么能怪老师不教呢?数学又是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的系统性课程,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卡壳就完蛋了。
后来高三了,在这么下去高考就要名落孙山了,实在没办法,只好让班主任把我调到最后一排,然后我自己站着听讲,在座子上写“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收”的座右铭,这样才极其艰难的遏制住上课走神的坏习惯。然后赫然发现,之前回回考试都不会做的题目,原来如此简单,全程认认真真听一次讲就知道了解题思路,课外再多刷点题巩固一下,再考试就明显不一样了!
后来高考,我数学考了120多分,当然和学霸比起来不算什么,但是我自己还是相对满意的,为啥是相对满意呢,一是和高一、高二时候相比提高了差不多一倍;二是、有两道大题结题思路和步骤都对了,但最后算错了,真的是悔啊,CAO!另外,就我个人的经历来说,数学高考没有所谓的步骤分,或者步骤分极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当年的高考还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有付出一定有收获,没付出一定没收获!
因为我读的是文科,之前一直被数学拉后腿,所以高三数学课我站着听讲,但上语文课的时候要么睡觉、要么跑出去打球,结果高考语文只考了70多分,11道选择题错了9道,明明有很多道题都是模拟考试的原题!
考完之后和同学对题目、估分数,肠子都快悔青了!我为什么语文课要睡大觉、为什么要去打球,为什么数学算都能算错了!如果数学不算错、语文能及格,上个211没有任何问题。唉,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啊。
现在过去快10年了,心里也平衡了。人生是个长跑,高考只是其中一个比较大的障碍而已。现在我的很多同事都是双一流、留学海归,说这话不是沾沾自喜,对于那些重点大学毕业的同事,我是非常敬佩的,只是说高考对一个人的人生当然有影响,但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命运,人生轨迹是多种因素相互干扰、相互影响的,不要因为高考成绩的不理想就自艾自怜,更没有必要自暴自弃。
最后,强烈感谢我当年的数学老师,在我数学长期考六七十分的时候仍然对我抱有很大的期待,我最终还是让她失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