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漫男性人脸建模,是否应学习改革开放以前的审美?

  • 这也能扯到儒家?  儒家哲学是中庸,暴力和柔弱都不是儒家的理想审美,温润如玉 才是 儒家审美。
    既如石头一样刚强,而且有华美的文化修养,情绪也是内敛和有控制度。所谓刚柔相济,静若处子,动如脱兔。自然这种要求其实相当高。
    古代一段时间 男性纤弱化,和儒家没啥直接关系。
    那是和平法制社会时代演化,选择了柔弱的男性。就像“三体”里地球和平时间久了,社会就会趋向娘化。
    为啥会这样呢。
    我想了一下,
    和平法制社会,首先相对柔弱的男性,会被女性选择为配偶。因为 女性的安全感被社会的 和平法制维护。
    对于女性的保护,和平法制 代替了 男性的潜在暴力。男性潜在暴力,一方面在女性潜意识里是安全感,可以赶走外部威胁,一方面在女性潜意识里男性暴力也是一种威胁,有粗暴对待女人和孩子可能。当然不是说 强壮的男性一定就会粗暴女人孩子。但是挡不住 女性潜意识是这么认为的。
    温润如玉,强壮而又显得温和的男性也是女性的良配,但是这样的人极少。女性退而求其次就找弱一点的男性,而且男性为了取悦异性,也会慢慢倾向越来越柔弱化塑造自己。

    另一方面,帝王自己潜意识的安全感。强壮有暴力潜力的男子,对于妇女太监养大,养尊处优的帝王,潜意识是一种非常异质的威胁感,压迫感。
    其实和女性潜意识类似,帝王对于强壮暴力性男子体会也是矛盾。一方面这样的人可以提供暴力保护他,一方面这样的男性也是一种威胁。所以,一旦社会趋于稳定和平法制,强壮暴力性男性就会被帝王潜意识排斥。帝王潜意识的审美就会倾向接近柔弱的男子大臣,疏离强壮的男子大臣。上有所效下必甚焉,于是男性柔弱化会成为一种官场风气,这个风气也会严重影响社会风气。可以看 宋徽宗的 "听琴图”就知帝王倾向亲近什么样的男性(大臣)。

    现代一些审美把中国或者中亚男性猥琐化,自然还有殖民者的审美殖民,文化殖民的原因。

    这只是提到原因没提解决方法。

回复1

  • metalgear8 最爱玩游戏和看连环漫画,最喜欢…
    同意,事物都有内外因,儒家思维本就源于封建等级制社会中层人,本来主要是用来忽悠别人的,自己万不可真信了,历史上儒借君权为一己之私夺权分离国家道统法统导致各个方面领域包括文化审美权甚至自身生育率等皆去实向虚内卷化,其那套小资为私封建理论思维即内因。需恢复中华文化圈(不是西人所谓的儒家文化区)的道法家道生法法生德思维和做法,当时和今后恐还是要批孔,中国才能保持获得新生!详参考https://user.guancha.cn/main/child-comments?id=28895139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