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友是不是在交智商税?

  • 不懂就请教懂的内行人,而不是想当然。有的耳机能听出更多的细节是以下因素:耳机的密闭性,密闭性越好,越能屏蔽外界的声音,能听到的细节越多。监听耳机的耳罩非常大,就是更好的屏蔽外界声音,让监听者能发现作品的一些细节问题。耳机震膜的材料和分割震动也影响耳机的细节表现,一般耳机震膜的分割震动越少,能表现的细节越多。耳机频响曲线高频提升越高,细节越明显。设计耳机的时候并是不是细节越多越好!监听耳机屏蔽好,细节多但是佩戴很不舒服,很少有愿意牺牲舒适性买监听耳机,所以很多耳机不搞大耳罩。耳机分割震动少了,听起来清晰了,细节多了,但是声音又不厚实,人声干巴巴的。频响曲线高频提升了,细节多了,女性和年轻人又会觉得高频刺耳,不舒服。设计耳机是一种艺术的妥协,天价耳机卖的是校音的艺术,是工艺品,奢侈品,细节多只是厂家故意为之。我当然觉得很多厂家在我面前不用混,毕竟实力就在这里,要不人家包路费,包吃住花大价钱请我去干嘛?让耳机有更多的细节,并不会让厂家增加什么成本,成本价格与细节不挂钩。我当然敢说几十元的耳机对比几万元的耳机,单靠人耳无法区别这样的话!这几年国内音响厂家最喜欢挂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们来pk!这些厂家最喜欢拿他们的产品来和国外几十倍价格的产品pk声音,让甲方采购他们的产品。调校出甲方认为高端的声音对厂家而言轻而易举。他们最喜欢您这样自以为能听出高端声音的人。您信不信是你的事,我也没有义务去教您行内的水有多深。您无外乎就是想说:我不信!您胡说!您什么都不懂!这只是恼羞成怒的情绪,我懒得理。

回复1

  • 呵呵呵,我当然知道国内水深,而且人鬼混杂。我一朋友从一铁三角的地区总代做到了国内知名品牌的对境外几个大品牌耳机的总代。然后呢,就这么做了几年,国内居然有一些人让他做外快设计线材。就连华为小米这种公司到处挖人,居然连做DIY耳机的师傅都能被挖去,一些国内原本做线材的师傅也被挖了个坑全打包了。呵呵呵呵呵,何止是包住宿包车费啊。他们也算内行人。那能自己DIY的起步成大师了。这种人你广州一抓一大把。还有您说的和我说的有区别吗?耳机的整体架构包括单元振膜能将声音的细节度密度调试的更好。最后得到的结果就是细节还原度更丰富。然后呢?您的意思是,你用20块的耳机也可以做出相同的效果。接着又回到最初的话题,您说的是他们的工作方式都是一样的。对,我啥都不承认。我啥时候不承认过他们的工作方式是一样的,我难道拿了静电耳机或静电音箱来和你对吗?还有啥还有什么密封度。因为你有对比过开放式耳机吗?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