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友是不是在交智商税?

  • 您这逻辑似乎卑鄙了点。5000块往上的耳机我不敢说,但是20块和几千块的耳机,在生场和信息量上还是有天壤之别的,这应该是我的原话吧,我能听出几十块和几千块耳机中的差别,可您老人家不认呢,非要我量化一个指标。封死这一头之后和弯弯绕到现在,最后说我不敢承认了,您这两头堵的能耐是骨血里渗透出来的。最后你撂下一句20块和2万块的耳机一样,却要我一口唾沫一口钉承认我能够用信息量和声场分辨出价格。我说的是相对条件下的一个概念,你现在跟我直接聊价格,那还有便携耳机呢,那2万块的便携耳机我会自己打自己脸说,他的一切会比2000块的大儿好。那您老人家那20块的动圈耳机和2万块的监听耳机比,也一个特色啊。回到耳机的声场 除了耳机本身的一些结构之外,大部分还是出于调音师之手的虚拟声场。那好办啦,看看图纸,看看频谱。看看为什么森海家的HD800生产会大得如此夸张,是凑巧吗?是虚无缥缈吗?没有量化的东西怎么能量产,就问你这一句。为什么我20块的耳机听着一摸黑,2万块的耳机却能听到我20块,里面根本听不到的,细微的三脚架的声音。那您老人家应该问物理学家或电声学家呀,和我纠缠做什么?金银铜三种金属在传导的时候,有不同的效果,那是肯定的,商家不知道会不会把这种东西标在耳机背面,当金银铜三种不同金属,被放置在各种系统中,他们到底起到什么效果?不知道厂家会不会标注出来。当然你似乎看耳机背面的一些数据就能模拟架构。感觉那些厂商在你面前也不用混了。有时间纠缠,去找个物理学家或电声学家吧,说不定在厂家的频谱和图纸的帮助下,真能让你无聊的测出一些你需要的东西,毕竟一切的物理反应都会有它必然的结果。哪怕是细枝末节,你所根本不在乎的。

回复1

  • 不懂就请教懂的内行人,而不是想当然。有的耳机能听出更多的细节是以下因素:耳机的密闭性,密闭性越好,越能屏蔽外界的声音,能听到的细节越多。监听耳机的耳罩非常大,就是更好的屏蔽外界声音,让监听者能发现作品的一些细节问题。耳机震膜的材料和分割震动也影响耳机的细节表现,一般耳机震膜的分割震动越少,能表现的细节越多。耳机频响曲线高频提升越高,细节越明显。设计耳机的时候并是不是细节越多越好!监听耳机屏蔽好,细节多但是佩戴很不舒服,很少有愿意牺牲舒适性买监听耳机,所以很多耳机不搞大耳罩。耳机分割震动少了,听起来清晰了,细节多了,但是声音又不厚实,人声干巴巴的。频响曲线高频提升了,细节多了,女性和年轻人又会觉得高频刺耳,不舒服。设计耳机是一种艺术的妥协,天价耳机卖的是校音的艺术,是工艺品,奢侈品,细节多只是厂家故意为之。我当然觉得很多厂家在我面前不用混,毕竟实力就在这里,要不人家包路费,包吃住花大价钱请我去干嘛?让耳机有更多的细节,并不会让厂家增加什么成本,成本价格与细节不挂钩。我当然敢说几十元的耳机对比几万元的耳机,单靠人耳无法区别这样的话!这几年国内音响厂家最喜欢挂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们来pk!这些厂家最喜欢拿他们的产品来和国外几十倍价格的产品pk声音,让甲方采购他们的产品。调校出甲方认为高端的声音对厂家而言轻而易举。他们最喜欢您这样自以为能听出高端声音的人。您信不信是你的事,我也没有义务去教您行内的水有多深。您无外乎就是想说:我不信!您胡说!您什么都不懂!这只是恼羞成怒的情绪,我懒得理。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