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辈少有父母子女关系亲近,而我这代又是半个留守儿童,这种氛围下哪来的父慈子孝?

  • zhongyue 爱国者
    我初中时我爸妈为了给我挣学费就出门打工去了,有时候一年都难得见一次面,想到这些也很感激他们,但是每次回老家看到他们暮气沉沉的样子也忍不住要吼他们,这种氛围下哪里来的父慈子孝。

    我看到了父慈。

回复7

  • 亲人之间的感情,经济是一方面,感情上的交流也很重要,很多家庭很难兼顾,虽然这不是父母或孩子的错,但是确实对亲情是一种很大的遗憾。
  • 太慈了,换我得打死这个白眼狼
  • 没办法,亲情实际上是要靠时间积累起来的。以及社会道德的约束。。
  • 父慈既包括经济上也包括精神上的。想想朱自清的背影。要算,也只能是个是残缺不全的父慈吧,你说应该无条件的子孝,说着容易做着难。人生各个阶段重要优先级总是有轻重缓急,站着道德制高点谁都会,但有谁可以拍着胸脯说一个中年男子最优先的不是自己的孩子和老婆,而是老父母。
    就算是一百分的父慈,各位看官想想自己的情况,人到中年,还着车贷房贷,还有两个孩子,每天考虑的是孩子的早教,兴趣班,小学,未来的学区。早晚接送,陪玩游戏,陪看书认字,陪读英语,陪上网课,读故事哄睡。半夜三更被二宝哭声惊醒牺牲自己睡眠。还要做家务。还要看新闻保持对社会不脱节。平时充电看书,钻研业务,有时熬个夜。连个跑步健身的机会也近乎奢侈。但这样的生活一定会影响身体和心理的健康,一旦自己倒下,那就是末日。辞职照顾更无可能,那养家糊口没有了就什么都没有了,连孩子的未来也没有了。这也许是博主感叹无法给予那种所谓子孝而心生“畜生”的感觉吧。
    有些人在感叹:中年人的世界,从来没有容易二字,更多的是劫后余生之感。我表示赞同。
    当然未来如果政府在社会化养老上给予一些利好政策,那也是值得期待的。
  • 时间是最霸道的毒药 君往何处,心之所向
    有感激但如果说有浓厚的父子情 你说能有么?  感情是陪伴和时间积累下来的
  • 但没看到子孝
  • TT
    这算不算父慈,应该算。但是远远不够,没有长年累月的感情积累,两个人的关系不论如何都不会亲密。这是社会的悲哀,父亲没办法,孩子也无奈。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