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章已被删除

  • “蒙古帝国”是今天的叫法,古代没那么叫,就叫“大蒙古国(蒙语:也克蒙古兀鲁斯)”,然后忽必烈改了国号后,就叫“大元蒙古国(蒙语:也克元兀鲁斯)”,然后统一天下。明朝建立后,元庭退回漠北继续使用大元这个国号,直到建文年间改称鞑靼。
    所以大蒙古国和大元只是不同历史时期的国号,本来就是一码事,无非是从中国的边疆民族政权进化为统一天下的中原王朝罢了。特殊的是西征后建立的四大汗国,相当于脱离大蒙古国独立出去,“蒙古帝国”散伙各过各的去了。而中国的大元,则是大蒙古国的直接继承者。
    真正的问题在于外蒙独立,所以产生了中蒙两国谁是继承“大蒙古国-大元”正统的问题。若外蒙没独立,哪算个问题嘛。

回复5

  • 错了。外蒙独立压根就不是啥问题。
    外蒙主要是廓尔喀部,在蒙古人中一直属于边缘,他们算正统?纯粹是笑话。
  • 蒙哥死后,忽里台大会公推阿里不哥为全蒙古大汗,忽必烈起兵反对,并依靠北地汉族击败阿里不哥,从此蒙古帝国四分五裂。不过现在硬要分清蒙古个大元,确实因为蒙古国独立了,要是一统,我们对中东东欧也能说一回自古以来了。
  • 这个说法不对,忽必烈在蒙古法统上算叛徒,在哈拉和林的阿里不哥才是蒙古法统的政权。
    基本上就是大宋和蒙古两边的叛徒凑在了一起,弄出了元朝,然后第一个灭掉的就是蒙古国。
  • 初终克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你说得有误,在忽必烈用“元”为国号之后,“大蒙古国”并没有被废除,这两个国号长期并存。之所以会有“大蒙古国和大元只是不同历史时期的国号”这一误会,是因为单看汉文文献使然,如果关注蒙文文献,比如元统元年(1335)张氏先茔碑、至元三年(1338)竹温台碑、至正六年(1346)兴元阁碑、至正二十二年(1362)忻都碑,其上蒙古畏兀字碑文中所记国号均是指“大蒙古国”,尤其竹温台碑的说法是“称为大元的大蒙古国”、忻都碑记官职称“大元大蒙古国”,叙事则“大蒙古国”。总之,元朝在建号上是蒙制、汉制并用。
  • 外蒙是毛子抢走的,肯定是算毛子那边的啊。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