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饮料喝完再付款,被指盗窃还被要求十倍赔偿,合理吗?

  • 这个老板格局有点小了。这算哪门子盗窃?这位母亲是让孩子喝完不付款逃走了吗? 说真的,我虽然没有这样的习惯,基本总是付完款,才会打开包装。但就生活在莫斯科这些年,基本你会发现,无论是在欧尚还是OKEA这样的综合性大超市,很多父母会让年幼的孩子提前打开包装,喝些水,吃点面包啥的。有的年纪稍长一些的,在称完散装的糖果、饼干、橘子后,也会从口袋里拿出来一个吃(可能防止低血糖啥的)。也没检超市保安对此行为有干预还是制止啊!你最终按实付款不就好了?如果这些按照那位老板的说法,都算盗窃啦? 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信任呢?

回复6

  • 不认同你的说法,超市的东西,只有你付款了才算是你的,你还没买就吃掉,显然是不对的。
    当然,超市老板也有不对的地方,他无权制定“偷一罚十”这样的规矩,任何私人制定的罚款规矩都是违法的,再说了,顾客偷不偷东西,他说了不算,法律说了才算。
  • 可能故意的。有个概率敲诈成功。
    一次的手顶卖几十瓶。应该报警。
    公安机关应该训诫他。
    相当备案。如果以后还发生就更确定这类打擦边球的讹诈行为。
  • 你说到点子上了,根本原因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中国发展到现在,基本的互相信任是没问题的,所以多数超市没发生这样的事情,这只是特例。
    这件事的根本原因是超市老板本人的心理问题,他严重不相信别人,加之法盲。或者说超市老板的层次连屌丝都不如。
  • 个人感觉只要保留好交易码咋吃都行。。。瓶子留好二维码,薯片留好袋子,只要我开封了我就放进我的筐里。结账扫了不就得了。这么小心眼的老板,屁嗑真多。
  • 然后昨天我就在微博上看到了一个说“我‘觉得’全世界都会认为在超市里拆封吃喝是不文明行为”的杠精,感觉肾上腺素当场爆炸
  • 在中国,有专门偷超市的专业户,在你说的那个国家没有这回事,别拿出来比较。现阶段中国,就是信不过吃了再结帐。
    你说”人之间最基本的信任呢“,那么我说在中国很多很多很多超市,我去买支牙膏,他们都解开外包装检查,请听清楚,不是我本地,去过的省份都如此。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