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景区用弹弓赶猕猴?回应:只是吓唬,经常有游客被抓伤

  • “人和动物的区别在于制造工具”这个理论早已经被确凿的证据证伪了,如果一个为某个理论辩护的人连自己坚持的观点是理论都不敢承认,却想要退缩至“提纲式”的说法,那也太掉份了。

    即使是被客观证据证伪的理论那也是理论,理论对错与否那是与客观是否吻合的问题,不否定理论本身在历史上的价值。某一时期的理论必然受当时观察到的事实证据限制,换成类似中学课本上的腔调,那就是理论的发展水平是受生产力限制的。

    人类科学的进步过程就是在一步步提出理论与已观察到的事实证据吻合,被新证据证伪,再提出新理论,这么一个过程。事实证据永远是最大的,理论不过是为了解释事实证据的一个工具而已,理论和事实证据有冲突,错的肯定是理论,所以当一个新的实验现象或观测现象被发现时,必须要再三检验其真实性准确性。大猩猩钓蚂蚁,黑猩猩造简单石器砸坚果,已经是无数次观察到的现象了,真实性是没有问题的。

    牛顿提出的物理理论到现在为止没有被修正过的就只有万有引力定律,牛顿一二三定律都有其适用范围,物理理论尚且如此,“人和动物的区别在于制造工具”这么一个生物学和社会学交叉的理论被证伪那不是再正常不过了吗?

回复1

  • 你应该不是从事科学或者历史地理等自然学科的,如果你是的话,应该不会轻易把这种有人提出所谓证伪的观点真的当回事,你的知识来源大概是某些纪录片,应该说绝大多数纪录片作为科普的内容是不错的,但是这类记录片为了收视率有时也会特意找能提出一些比较吸引眼球的新观点的专家,这类专家也许他说的真的是对的,但目前还没有得到主流观点认同,还是拿我之前给另一网友举的一个历史方面的例子,四大名著的作者都是谁你大概耳熟能详,但是你可能不知道,实际上在史学界这几本书的作者是谁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都是争议很大的,有的书甚至有十个八个可能的作者,而且每一个可能的作者都不是空穴来风,都是有据可查的被同时期的古人明确记载过的,而且都有一堆证据证明这几位中的某位才是真正的作者。你耳熟能详的比如曹雪芹之类实际仅仅是史学界公认的可能性相对最大的一个而已,中学课本和一些科普读物通常不会介绍这些,因为容易把普通人搞糊涂,本来多数学生对历史就不喜欢,你再告诉他红楼梦其实有八位作家都可能是作者,那更是完全糊涂了。所以这只能是由专家们来研究,也许有一天能找到确凿无疑的证据确定,但最后找到的是证明不是曹雪芹的证据也不好说。如果你或者任何一个普通人仅仅看了这些主张不是曹雪芹的某一篇考证文章,相信我,这样的文章在学术期刊上是很多的,既然能发表在学术期刊上就肯定有一定的合理性和说服性的。大概你也会觉得原来曹雪芹并不是红楼梦的作者啊,原来某某某才是的,我们原来都错了,其实并不是那么一回事。
    你的问题实际跟我举的例子很相似,就是有争议,就像我说的,连对于什么算工具都有很大的争议,你如何得到大多数学者的认同,又谈何证伪呢,很多事物都有一个中间地带,拿你说的案例就是工具和非工具之间有一个模糊地带,某件东西有人认为是工具,但如果有更多的人不认同那是工具呢,地质时代的侏罗纪和白垩纪中间有一个精准明确的分时线么?没有,这也是中间地带。恐龙和鸟中间我们知道有个叫始祖鸟的东西,理论上还可能有一个更接近恐龙而不像鸟的中间物种,那么恐龙基因占多大比例的叫恐龙,多大比例的叫鸟呢,一半一半的又该算啥,甚至你就是定义了比如60%是恐龙基因的都算恐龙,肯定也有人说,这东西明明也带有鸟的一些特征嘛,总不能无视吧?大明1644年亡了,有人说云南还有明军,民国1949年亡了,有人说台湾还有国军,台湾的确有国军啊,但是主流观点已经不认同了,所以历史书只会记录民国49年就亡了,这时候你跳出来拿这中间地带的问题说历史书错了应该改写那只会贻笑大方而已。所以你这个充其量只能算一种观点,而不是真正的证伪,而且这样的现象在科学界和史学界等是很普遍的现象,通常的做法是以一个得到最大认同的观点作为正式的说法发表在科普书和教科书上,而把那些没有得到最大认同的,都仅仅作为学科内的研究观点留待以后的人继续研究。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