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统一台湾是上策,但是必须有武力统一的能力和准备

  • 肆意追风 只聊常识,别吹技术。
    再聊两句。
    香港问题在刚刚回归的时候并没有那么严重,人心的反覆是必然的,但是爆发成这样的规模,很大程度上是拖出来的。
    建国之初大量的“社会贤达”虽然没能掌握国家权力,却混进了社会的顶层,保留了巨大的影响力,直到现在的公知们,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他们的徒子徒孙。结果巨大的社会代价延续至今。

回复2

  • 你不看全局,得出香港问题是“拖出来”的结论。
    最怕浮云遮望眼,源因身不在高层。
    对中央来说,当年的重点是对香港长期利用,发挥招商引资的作用。
    图书管理员说的,你理解了吗?
    因此当年保留泡面头是有用意的,采用英美法体系,聘请外籍法官,极大打消了外资进入的疑虑。改革开放四十年,通过香港引入的外资超万亿美元,通过香港走出去的中国商品和投资也超万亿美元。
    中央没有拖,董建华时期就推出八万套公屋计划,就想通过23条立法。但是英美想保留香港作为演变中国的基地,港民也以为他们能为内地民众做引路人。
    董建华未能成功。
    以后中央多次努力,香港的数码港计划,进行国民通识教育的计划,一系列计划都遭到港民反对。
    你应该知道这些。
    既然鱼和熊掌不能兼得,那先拿过熊掌,搞好招商引资。结果就是中国现在坐二望一。
    图书管理员的设想实现,这是成功呢还是失败?
    正因为现在中国坐二望一,逼得西方改变策略,开始围堵中国,香港作为前沿阵地,发生动乱。
    不过香港已经完成“引进来,走出去”的任务,所以可以不再容忍闹事者了。
    说句不当的话:狡兔死了(引资任务完成),后半句你知道的。
    目前熊掌消化完了,鱼还在手,你想清蒸还是生煎?
    在这场拉锯中,你以为高层看走了眼?
  • 你对深绿评价不低呀,他们还会上山打游击。
    游击战的老祖宗是谁?别说不知道。
    一战打掉台湾人的现有生活,治理成本极大,你拿解放时作比,错得离谱。
    当年国民党将旧中国治理的民怨沸腾,客观上降低了共产党的治理成本,你只要让人们安定生活即可。
    现在人均GDP超越台湾的只有几个一线城市,不算省级单位的北京上海,没有一个省人均GDP超过台湾,这就是台湾人优越感满满。
    但是台湾在民进党治理下陷入停滞,只要大陆不伸援手,这种停滞将持续,如果大陆拿掉他的半导体优势,经济将倒退。
    十年后的台湾,人均GDP将排在20名以后,穷人盼解放,富人怕解放。台湾如果在民进党治理下穷了,那将极大地降低我们的治理成本。
    穷台办法多了,这里不细讲。只说明一点,大陆将持续“发福利”,但是收福利有前提条件,承认九二共识。
    其实九二共识也是与时俱进的。台湾不是有人提将中华民国改为台华民国吗?好呀。现在的“一中各表”就意味着“一中陆表”,你们“国号”中都不要“中”了,那“一中”就只剩中华人民共和国了。
    过去提和平统一,台湾上船的船票的确廉价,上世纪八十年代开价是,只要承认一中,交出外交权,连台军都可以保留,解放军也不上岛。
    九十年代就不提驻军问题了,意味着台军可以保留,但要接受解放军改造。
    本世纪十年代,随着武力统一能力的保障,台军不可能保留了。
    本世纪二十年代,打台湾可以以小时计了,和统的门槛是越来越高了。
    反过来,倒是民进党的治理,使得台湾要价的能力越来越低。
    你对国民党(蓝营)太高看了,十年内,80%的概率被民进党整垮,这其实是好事,这种烂党垮了也罢,大陆不再指望国民党,暗戳戳支持新党就行,新党支持统一。不要求他斗得垮民进党,到时兵临城下,岛内有人振臂一呼就行。
    你被现状迷了眼,看不清民进党的垂死挣扎。
    你被台湾民调搞混了思路,民调时可以乱讲,事到临头老百姓最讲实际。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