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企直言:韩国工人在某种程度来说对企业家是负担

  • 你说的对,你是对的,你正在论证我观点.
    我梳理了一下,我们之间最大分歧在于对于"生产力"这三个字的定义上.
    你所指的生产力,是一种狭隘的物质生产力,是社会的工厂,土地等生产资料产生物质生活资料的总和.
     而我所指的生产力,是指社会创造资源的能力,注意这里的资源不仅包括物质资源,也包括教育,医疗,信息,评价等服务资源.
        我明白你所指的"创造者”即便是劳动,其目的和过去是完全不同的,性质也是不同的。"但在我眼里,这就是生产力的极大发展.
       40年前,农民伯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耘是劳动.40年后,自动化车间运维人员每天检查一下车间运行参数,一辆辆轿车就自动驶下自动化生产线.这两者在你看来似乎是完全不同,性质完全不一样.但是,这两者都是劳动,不同点在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不一样.
        你似乎以为我假设的这个"创造人"教育消耗大量资源,所以我认为这是不可能实现.
        但是错了,我从来都是认为这个这个"创造人"教育,未来是必然实现的,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所谓"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早就有史学家指出了,我们现在小康家庭物质生活,已经超过过去王侯的生活标准.那么未来普罗大众为什么就不能享受现在只有少数富裕阶层才能享受教育资源呢?我认当然可以,但是,一点前提:这必须是在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成果被少数资本阶级占有的资本主义社会是做不到的,生产力发展不够充分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是做不到的.
        你所述的"网络社会,知识普及,和以前不可同日而语,未来随着科技更进一步发展",这在我看来依然是拿五个字:生产力发展,再说具体点,教育业生产力的发展.
         你开头所说不是一促而就,那么这个过程叫什么?这个过程叫做发展生产力.
         继续说一说,为什么"生产关系严重滞后于生产力",为什么"贫富差距在全球范围内拉大",为什么会"蛋糕的分配不合理"为什么会"资源的错配"您都走到这一步了,为什么就不继续向前走一步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限性和内部矛盾这几个概念说出来呢?这些东西一百多年前的老马都给你回答好了,解答的明明白白,马原都给您灌了那么多遍.就是不肯把现成的概念拿出来用?所以我一开始就说了,你应该去好好读一读马哲的基本原理.还是说您从小就在某个资本主义国家长大,有着根深蒂固的反马克思主义观念?还是说,你以为你提出了全新问题,殊不知自从没跳出老马的五指山.



回复3

  • 狭隘物质生产力?学到的都是什么辣鸡啊,是马克思主义说的生产力是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所创造的那种生产力,你已经把马克思主义扭曲了。
  • 马克思主义把资本当成洪水猛兽,但我把资本和劳动、土地、信息数据、组织管理这些要素是平等看待的。这就是本质差异。资本主义灭亡,本质上是资本至上主义的灭亡,而非资本灭亡。资本只是一种要素而已,它也参与创造价值。
    我觉得你有点马克思主义原教旨倾向了。
    一百多年前的学说,不应该指望它能解释现在的所有问题。没有学说能有这个效果的。即便马克思主义某些方面的确到现在还绽放光芒。
    我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来形容,不过是便于理解而已。
  • 如果你看看我的其它回复,你就知道我的意思和你理解的截然不同。

    说回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实际上只是解释了资本主义最终会灭亡,但它并很好的明确的解释怎么做才是正确的,才是最好的。

    还有学经济,马克思、亚当斯密这些都是最基本的。反复说马克思主义实在没意思,而且我个人认为剩余价值的理论是有问题的。对货币是特殊商品的判断,也不认同。对他的利息理论也不认同,当然也不认同时间偏好论和弗里德曼的利息理论。

    你认为我们现在是完全遵循马克思主义吗?核心要义可能是有相通之处,但我们国家大政还受凯恩斯、哈耶克、弗里德曼、明斯基等一系列西方经济学家的影响,只是受影响的程度有的多有的少而已。这个从我们国家的货币政策就能看出来。

    我们引入了市场经济,逐步开放金融市场,发展金融衍生品等等,目前中国的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里面实际上包罗各家学说,可不仅仅是一门马克思主义打天下。

    更何况我的观点本质上跟他们截然不同,只是在回复栏中不方便一一表述而已。

    说实话,马克思的理论在解释资本主义消亡这个逻辑我是认可的,但并非全部认同。而资本主义消亡,不等于资本消亡。只有资本至上的模式才会消亡,资本如果回归到价值创造的要素中的普通一员,它不会消亡。

    目前的经济学理论都是中心化的经济学思想,而我关注的是非中心化的经济学思想。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