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 1 G3的微妙关系 12.2万
- 2 武大校长张平文的回应 6万
- 3 杨某某是极端女权斗士? 9.8万
- 4 武汉大学的反应太迟缓了 1.0万
- 5 中国继续大规模增加人口 4.7万
- 6 给新生儿发钱意味着什么 9.3万
- 7 聚焦善恶批判自由主义 10.7万
- 8 湿疹患者角度下武大事件 6万
- 9 台湾来次“西安事变”? 7.1万
- 10 城市集中供冷行不行? 5.7万
站务
-
请你来预测,2025年这些期待是否会发生?
岁月匆匆,又是一年。这一年,我们看到过巴以战场上无家可归的孩子,见证过巴黎奥运会赛场上的拼搏,也迎来了新中国的第75个生日……这一年,我们讨论经济、讨论房价股市,在现实的磨...... -
风闻“投资者保护”:守护你的财富,共筑理性投资路
在投资的浪潮中,每一次波动都暗藏机遇与挑战。你是否曾因信息不对称而迷茫?是否遭遇过投资陷阱,让辛苦积攒的财富受损?又或者有过慧眼识珠、收获满满回报的成功经历?无论你的经历如......
最近更新的专栏
风闻最热
-
1欧洲太没出息了,出现了一帮“秦桧” 评论 89 赞 24
-
2075四号舰“湖北”舰正式官宣!都有更先... 评论 78 赞 16
-
3善良是中国人的精神实质 评论 65 赞 72
-
4日本男人,越来越矮了? 评论 51 赞 7
-
5如何看待77岁老人拔12颗牙后身亡一事? 评论 50 赞 2
-
6武汉大学事件,应该是就事论事,惩戒恶人,... 评论 49 赞 2
-
7现在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怎么就不能像以前一样... 评论 48 赞 4
-
8这个星期的两件大事,新的时代真的来了 评论 44 赞 16
问题不出在对历史的研究是否透彻上面,而出在研究视角方面。中国的学者,我个人觉得,大多缺少这样一种远离实践的理论研究视角:先超越直接的研究资料总结最一般性和更抽象的规律,然后反过来再用这一般规律去审视现在和未来。天下为公或为私,这种表达的确是中国历史的常用话语,但它的表达不够一般,也不够抽象,因而没有最大限度地接近社会发展的最本质规律。
我这里有个基本的认识:社会的本质是有序性进化的载体,这个载体是社会这个系统的整体而不是个体的人;有序系统想持久存在和发展,必须同时不断加强系统内的有序性和扩充系统,这是物理规律决定的。目前,最大的有序系统是国家,还不是人类社会全体,或者说,现在仍在过渡阶段。这个认识,适合中国,也适合包括西方在内的世界各国。
在这个认识之下,从最长远的眼光看,国家之间,不管暂时如何争斗或博弈,长期趋势必须是通过构建和扩大共同利益而逐步走向整合,零和博弈思维不断减少,合作共赢思维不断增加。若非如此,整个人类最终只有死路一条。中国历史上在这方面实践和认识上,毫无疑问走得更远,因此,首先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当然是更自然的事。
值得指出的是,地理因素的确影响巨大且深远,但对于数千年的时间跨度来说,这不是决定性的因素,数千年的实践,如果依然不能认识有序性进化的真正主线,或者不接受这样的认识,那只能用主观错误来解释。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正常的,不接受则是不正常的。
用“公天下”理想去说服全世界的人,这首先逻辑上是不通的:建立在中国历史和文化基础上的理念,是基于与国外完全不同条件下的中国的实践,你可以说这种实践经验对外国人具有间接指导意义,但怎么可以直接指导外国的实践?有序性进化的规律则没有这个限制,不管国内国外。
而“天下为公”,也绝对不是什么终极理想,而只是中国古人有缺陷的理想。一旦“为公”就一定更好吗?改革开放前,中国的资源显然“为公”程度高于现在,但当时的社会系统,与现在比,既不更有序,又不更强大,比现在更落后是不需要争论的。把带有缺陷,深度不足的认识当理想推而广之,早晚是要被惩罚和付出代价的。
至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争论,很简单,先给出一个社会主义的定义再说——恕我直言,这一点上我们做的相当差劲——所以,我只好自己给个定义,不保证很严谨:完全遵从有序性进化规律的社会制度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私有制,不是区分社会制度的最本质因素——社会发展水平低,无力自主设计社会的方方面面,这时候必须更多借助外在的规律和力量,市场机制,私有经济等都不可以被排斥,但社会的发展方向,必须根据有序性的要求不断改革和修正,而不可以放任这些外在规律和力量,这是社会主义必须做的事情。而现在的资本主义,最根本的价值观是个人中心的,而且实践上连这都不能保证(大多数人的合理利益不能持久得到实现),这是违背有序性进化规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