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突破西方依附体系,是大棋还是险棋?

  • 白马菜农 病退小职员
    有些话不得不说,我同你一样都认定土鳖有必要改进余地,因为我们都认为前提是他可以改进。换成是其他,呵呵。鬼子消费高,是因为身无可求,真的以为他们不想攒钱买房,以为他们就喜欢爷爷的爷爷辈就认定租房是人生目标吗。买不起就只能够吃光用光了。看别人潇洒,实际宝宝苦的很
    说道我们前面的话题,你讲得,我懂。但一点,毛都解决不了的问题。人的生物性(你我都有)跟保尔柯察金的社会学是人性的二面。真需要挺身而出的时候,我们现代国人大多数人还是会的,有时并不是利益,这就是人的社会学。而非生物性本能。
    社会的发展,最终还是社会性会取代生物性。但需要很长时间。毛的失败,是急功近利,但也是强行推高了中国人社会性层级(相对未三十年前的地区人民,我们可以明显看出跟我们差距,这绝对不是物质文明决定精神文明的区别)。
    至于印度,呵呵,建议看一下国内三泰虎或是翻墙脸书,然后想想,会经济增长如我一般吗,真以为如IMF说的近7%增长吗。能达到孟加拉水准就算是极度水准(看人均外贸、看人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等)吗

回复4

  • 重税烟民 在观网念生育经,生育>高等教育
    真正像中国一样享受工业化国际化后人口大量增长带来社会进步的亚洲国家还有3个,2战前的日本,2战后的日本,汉城奥运后的韩国。可惜都先天不足。
  • 重税烟民 在观网念生育经,生育>高等教育
    所以,我的结论是,中国女性要持续为国家提供社会动能,最大的贡献就是生育!
    有鉴于现在社会生育文化现状,3个以上!补贴!当然,也要考虑素质,到第5个就没有补贴了。
  • 重税烟民 在观网念生育经,生育>高等教育
    说白了其实是社会阶层流动的动力,人口的能量。
    这个世界,能持续学习的是极少部分人,大部分人在30岁后思维定型,我就是其一。
    所以,没有足量的新生人口,整体社会就会缺乏新意识新思维的改革动能。
    越是老龄化严重,整体社会对新事物新规则接受越慢。
    一个最好的例子是移动支付,
    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政府对新事物没有太的排斥感,人口和经济规模让他们敢于尝试一切创新。
    而信用卡等垄断联盟的利益团体在国内的存在相当松散,并且互不统属,
    支付宝之初,虽有反抗声浪。很显然没有形成合力,对中央没有什么压力,
    等银行体系整体反应过来结盟(那已经是余额宝作法的时间了),
    木已成舟,体系还不是你建的,能怎么办?只能大家一起坐着一起分一杯了。
    看看国外,让你明白什么叫做资本的体系坚不可摧,并且银行家的年龄普遍太大。
    这是其一,这是体制优势。
    同样因为30年开放,50-60岁国内掌握主要财富和分配的人是不断接受新生事物的最不可思议的一批人,
    他们或许受教育程度不高,也不是出生在网络时代,但对新事物接受速度快得惊人,我妈就是其一。
    加上后面网络时代出生的人口,就是人口优势,此其2。
    50-60岁在国外,同样掌握社会财富和规则的人口阶层,是什么样的脑袋,
    从美国网络购物规模一直无法快速增长就可见一斑,
    直到去年,亚马逊的销售模式才有了惊人的社会扩散效应,
    这一点,从今年美国零售商大规模关店潮得到印证。
    也说明,他们大规模网络时代的人口(45-50岁比中国早3-5年左右)
    逐渐大规模进入社会规则制定和财富掌控的时间。
    而纽约地铁,今年开通手机支付,也是明证。
    这就是人口的动能和势能的时间窗口,人口的能量。是基本社会规律(我自己总结的,呵呵)。时间不到,忙死也没有用。
    所以共产党也是顺势而为。不要用吹的。
    因为没有基本清晰的理论进行依托,是摸着石头过河。
    社会主义国家,社会研究落后得一塌糊涂,有什么可吹的?
    不是传统,不是文明,是什么?
    能吹的倒是以前的苦日子精神头,可总算熬过来了。
    倒是ai技术和大数据,我看好在社会研究方面的应用。
    社会学研究应当变成一门真真正正、重中之重的科学!
    至于印度,和窝囊废比有什么意思?
    和香港一样,当殖民地时间太长,以至于当出自豪感。
    还留在英联邦伺候主子的民族,有什么可比性?

  • 其实说白了就是人性,如何控制人性的贪婪。如何把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强行打破,分给普通民众。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这是一种必然现象,穷的越穷富的越富。打破既得利益集团,其实就是如果把富人的利益分到民众身上,降低这种差距。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