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 1 荷兰闹出“安世事件” 29.1万
- 2 关于“原生家庭”的讨论 8.3万
- 3 有那么多诺贝尔奖却… 5万
- 4 占位费比充电费高 4.5万
- 5 澳P-8A反潜巡逻机 9.5万
- 6 印度制药业强在哪儿? 8.5万
- 7 荷兰在安世半导体上翻车 12万
- 8 烤肉店用玉米做燃料 3.4万
- 9 还历史以本来面目 10.6万
- 10 台湾地区目前最大的共识 6.7万
站务
-
请你来预测,2025年这些期待是否会发生?
岁月匆匆,又是一年。这一年,我们看到过巴以战场上无家可归的孩子,见证过巴黎奥运会赛场上的拼搏,也迎来了新中国的第75个生日……这一年,我们讨论经济、讨论房价股市,在现实的磨...... -
风闻 “避坑” 版块上线!你的消费避雷指南、好物种草清单,从此常驻不离🎉
还记得“三月风闻社区消费者权益月”“智能车轮上的权益保卫战”活动里,大家分享的那些消费“踩坑”吐槽、维权妙招和宝藏好物吗?很多观友都说,希望这样的交流平台能一直存在!现在,......
最近更新的专栏
风闻最热
-
1荷兰闹出“安世事件”,给出海中企上了生动... 评论 267 赞 255
-
2将科学与技术割裂开来的人未必坏,但绝对蠢 评论 221 赞 37
-
3西方思想殖民太厉害了,一个最典型的案例就... 评论 198 赞 211
-
4有那么多诺贝尔奖为什么科技实力越来越不行... 评论 149 赞 82
-
5“占位”94分钟,被收438.4元超时占... 评论 108 赞 20
-
6万豪酒店每桌8888元婚宴被吐槽用预制菜... 评论 95 赞 1
-
7德国总理默茨居然威胁中国 评论 86 赞 25
-
8评论 | 一不注意,印成了全球智能手表领... 评论 86 赞 2
试剂和仪器行业在咱们国家发展的确实很畸形,您既然在这行干了一辈子,那您也应该了解,尤其是计量行业的仪器,用国外的品牌是个挡箭牌。遇到情况,领导问责,很多人就会找借口,你看别人都是用的这个东西,出了问题我也没办法,我也不知道这个仪器会出问题之类的借口。这种现象同样存在于大学的一些专门负责表征的部门。
第二,国内现在做科研的环境已经不像2,30年前了。我听我的老师们说过以前做实验,虽然很麻烦很累,但是你可以专注于自己的实验。现在项目不像以前那么少,课题组里面的人迫切的需要出成果。老师压着你要做一个个的项目,这个时候你根本没那个时间去思考那么多了,最保险的做法就是别人用的什么,你就用什么。或者直接用品质更好的。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自己做试剂的。
第三,北分和国药这些大企业,服务态度太差了,你买个北分或者国药的东西,很多可能要好多天才给送到,你用别的品牌不管国产还是国外的,如果库房有现货,很多都能给你当天或者隔天就给你发货。
第四,目前的行业产品的现状就是大部分高品质的产品国内根本做不出来。原因很多,主要是有能力的人看不起这行,不来干。干这行的人不愿意前期投入巨资冒险,一旦没有成果这些钱基本就白扔了,他们往往采取更保险的方式,就是做代理商。试剂行业有个很不好潜规则,很多代理商通过代理渠道,低价大量购买国外试剂,撕掉标签,换上自己的牌子,当成国产品牌卖。而且由于国产品牌做的产品大多数中下游的产品,利润不高,质量也不好,还会伪造自己的产品数据。明明百分之90的纯度,上面标的居然是百分之95,得到产物找了半天原因才知道是原材料作假的问题。经常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以后谁还敢用他的东西。
第五、国内新产品的开发不受重视,待遇很低。负责开发的人大都跑去干技术型销售了,因为你去开发新产品,没多少钱的工资,根本养不活自己。很多干开发的人的工资也就比干客服的多一点,这根本不合理。
这个行业的产业链很畸形,造成了这种恶性循环,民族品牌根本没多少竞争力。
了解的越多就越生气,我有幸负责过某些产品的监管工作,只是希望有人来管管这些事,我能做一些工作,但是力量太小了。因为你真要是想想,一板一眼要是治理起来,这是个多大的范围,牵动整个化工,生物,医药,材料和机械加工业。现在全国遍地都是那些小个的代理商,和小仪器公司,都是攥着头挣钱的。而这整个圈子又很封闭,不是从业者是根本没机会接触到的,这些东西他们基本不需要什么广告。这才是最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