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章已被删除

  • 你是我的眼_观风 放眼世界,见证历史!
    基础科学领域落后,在高精尖的持续发展上是没有后劲,然而事实证明,中国后劲很足。
    只能说,现代科学体系的建立,是在西方完成的,那段时间,中国人缺席了,所以公式定理之类的命名都是西方人。
    至于牛顿后来痴迷神学,怀疑自己的牛顿定律,这种屁事,哪个国家,哪个领域没有?
    要宏观的看问题,用发展眼光看问题。
    可以吹的牛逼为什么不吹,自己人都不知道自己的成就,浑浑噩噩的,还指望别人吹捧你,别人巴不得把我们踩在脚下。
    另外,像“MSEN”大神说的,                                         你不知道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林本坚,吴文俊,华罗庚,丘成桐……不是他们不牛逼,是太牛逼,以你的低微学历根本用不到而已。

    本科及以下非理工科学历,接触都是基础科学,见识不足也可以理解。

    先吹起来,膨胀之后自然有人泼冷水,你担心的太早。当然,教育界、学术界确实亟需整顿、改革了。

    最后,说句公道话,基础科学、理论科学的研究是科技发展的基石!我们要务必万分重视。
    言尽于此

回复1

  • 中国人后劲很足,目前集中在应用科学,或者技术领域,在基础研究方面,差距巨大,这是事实。基础科学研究,与高科技发展是否有后劲,是两个问题,目前看,有联系。
    西方现代科学体系建立,早期,中国人缺席了。这是事实,但即便是改革开放以后,目前真个世界的基础科学研究,中国人的整体水准依然有差距,并且差距不小,硬件上差距不大,经费上我们可能更多,差距主要是科研环境,学术土壤,学术道德方面,需要正视。
    牛顿后来醉心于神学,但整个科学界对牛顿的观点是很客观的。承认牛顿的伟大,也正式牛顿的局限。牛顿作为一个科学家,晚年醉心于神学,也被整个科学界所不齿。应该说,整个西方的科学精神是在的,这点中国很缺乏,需要正视。 目前中国学术界风气很坏,人心浮躁,造假横行,缺乏科学精神。牛顿迷信,不代表西方科学界缺乏科学精神,也不代表中国科学界有科学精神。
    用宏观看问题,不是说就可以不看微观。没有微观,哪儿来宏观?用发展眼光看问题,才需要正式眼前,立足当下,不正式眼前的问题,不做好当下,哪儿来的发展?
    没有可以吹的牛逼,只有客观不客观。成就都知道,只有分不清成就和现状的人,财是浑浑噩噩的。别人怎么想的搞不清楚,也没必要搞清楚,科学研究是全人类的伟大事业,做科学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别人的吹捧。
    谢谢。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