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讲,人类文明史是一部不文明史

  • 复制恩格斯的思想没有错,错的是不在这个思想的基础上,有你独特的思考。
    蒙昧、野蛮、文明不是这么分的,它是同时代的横比,不是竖着比。正因为什么时候都有野蛮,人类的斗争不会停止,发展也不会停止。
    所谓的文明,是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在历史当时的匹配趋势。文明水平在两者中的低者。
    五千年来,中国人类创造了丰富的精神文明,但忽略了物质文明,水平是低点的。匹配趋势是物质文明赶上来,复兴自己的精神文明。
    西方人没有什么精神文明可言,它是要建立起精神文明体系的问题。可怕的是,西方人还在物质文明的梦中,他们还是没有精神的灵魂。

回复1

  • 张宏声 说实话
         不知道你“蒙昧、野蛮、文明不是这么分的,它是同时代的横比,不是竖着比”的观点,是你猜想的?或来自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原著?  
        我引用该原著的两段字句来表明:“蒙昧、野蛮、文明”三阶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时代分期,是“竖着比”而不是“同时代的横比”。
        第一版序言
        以下各章,在某种程度上是执行遗言。不是别人,正是卡尔·马克思曾打算联系着他的——在某种限度内我可以说是我们两人的——唯物主义的历史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来阐述摩尔根的研究成果,并且只是这样来阐明这些成果的全部意义。原来,摩尔根在美国,以他自己的方式,重新发现了四十年前马克思所发现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并且以此为指导,在把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加以对比的时候,在主要点上得出了与马克思相同的结果。……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内的人们生活于其下的社会制度,受着两种生产的制约:一方面受劳动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家庭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劳动愈不发展,劳动产品的数量、从而社会的财富愈受限制,社会制度就愈是在较大程度上受血族关系的支配。然而,在以血族关系为基础的这种社会结构中,劳动生产率日益发展起来;与此同时,私有制和交换、财产差别、使用他人劳动力的可能性,从而阶级对立的基础等等新的社会成分,也日益发展起来;这些新的社会成分在几世代中竭力使旧的社会制度适应新的条件,直到两者的不相容性最后导致一个彻底的变革为止。……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从此自由开展起来,这种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构成了直到今日的全部成文历史的内容。
        一、史前各文化阶段
        摩尔根是第一个具有专门知识而想给人类的史前史建立一个确定的系统的人;他所提出的分期法,直到大量增加的资料认为需要改变时为止,看来依旧是有效的。在三个主要时代——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中,不消说,他所研究的只是前两个时代以及向第三个时代的过渡。他根据生活资料生产的进步,又把这两个时代中的每一时代分为级阶段、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家庭的发展是与此并行的,不过,这一发展对于时期的划分没有提供这样显著的标志罢了。……。
        你后面那些话与本文讨论无关,在人类文明领域要表现“逢西必反”或“非中必反”请另找文章。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