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2条
-
政府还真有问题,现在对于抄袭的界定是十分模糊的,就像那些洗稿的高手,是个人都能看出来是抄的,但是法律上是没问题的。而且客观事实证明了,告的代价比不告的代价还要打,这就大大打击了受害人起诉的积极性。而且抄袭一事法官方面主观能动性非常大,所以,国内的法官嘛,你懂得。
-
一堆屁话,保护不了原创把锅甩读者身上?洗地洗到脸都不要了。这时候不讲国家对文化的引导作用了?不讲监管部门要有所作为了?
为了腾讯一个游戏把历史人物从男性改成女性,官媒能发三篇文怼,于正抄袭被判了拒不道歉,你官媒说过话没有?郭敬明一样被法院判了拒不道歉,你的有关部门这时候想不起弘扬正气了?这些被法律实锤了还不认错的,有没有被主管部门封杀过哪怕一年?
还法律本身有严格规定,中国原创维权有多难自己心里没数?你这是装傻还是真傻?
管不了抄袭的时候开始怪读者了,你天天删帖的时候有没有问过读者高兴不高兴?什么玩意。
热点
- 1 高志凯越来越有汉使味道 16.5万
- 2 联合国被催搬家 9.5万
- 3 如何看待张雪峰的建议? 7.4万
- 4 西方环保阴谋助中国发展 10.8万
- 5 人才供应实际上跟不上 2.3万
- 6 再见中国纸质火车票 11万
- 7 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大突破 8万
- 8 回应K字签证普遍的焦虑 6.2万
- 9 从登月到六代机 12.3万
- 10 K签证成为舆论风暴眼 17.9万
站务
-
请你来预测,2025年这些期待是否会发生?
岁月匆匆,又是一年。这一年,我们看到过巴以战场上无家可归的孩子,见证过巴黎奥运会赛场上的拼搏,也迎来了新中国的第75个生日……这一年,我们讨论经济、讨论房价股市,在现实的磨...... -
风闻 “避坑” 版块上线!你的消费避雷指南、好物种草清单,从此常驻不离🎉
还记得“三月风闻社区消费者权益月”“智能车轮上的权益保卫战”活动里,大家分享的那些消费“踩坑”吐槽、维权妙招和宝藏好物吗?很多观友都说,希望这样的交流平台能一直存在!现在,......
最近更新的专栏
风闻最热
-
1东方大国没有创造力是不是因为独尊儒术? 评论 156 赞 87
-
3今年十一,严禁男人拍照 评论 77 赞 10
-
4凭直觉,你认为大漂亮还能撑多久? 评论 49 赞 14
-
5加拿大网友气吐血!印度裔经理强迫17岁女... 评论 44 赞 99
-
6工业盐进口量是出口的23倍,80%依赖印... 评论 43 赞 2
-
7讨厌隐藏式门把手的用户们,如今终于胜利了... 评论 40 赞 13
-
8不愧是国庆档最稳的一部 评论 39 赞 10
国内现在所谓的“文化现象”,本质难道不是因为观众追求低俗?为什么有人抄袭,是因为政府不追究?错了,是因为大众不追究,是因为观众不追究。真抄袭了,去走法律途径,必然会被追究法律责任,但是社会责任呢?知道是抄袭的,还一大帮人看,一大帮人帮洗白,明知道是抄袭,还一大堆人毫不在乎。
真要谁来负责,最应该负责的是那些买了书,贡献了点击率的观众,是他们支撑起了抄袭的市场,而不是政府和法律不保护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