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的角度去理解刘红英的发言:“公德”一定要大于“私德”吗?

11月6日,郑州市中原区桐柏路街道平安街的社区书记刘红英在疫情防控记者会上称,因为疫情防控工作,她缺席了女儿的18岁成人礼。刘红英的言论遭到网民的一致批评。

500

刘红英新闻发布会动情表述

我觉得,抛开网友后续印证”证据“不表,就事论事,刘红英的话其实也并没有什么过分之处。她的“问题”在于忽视了中国的文化本质从来是只讲“公德”,不讲“私德”。在公众场合去谈“私德”,等同于大庭广众之下说宫闱秘事,让听者感到不快,甚至还有挑战“公众价值观”的嫌疑。所以,刘红英眼泛泪光,哽咽着去谈“女儿成人礼”而被批,这是必然的现象。

那么,何谓“公德”和“私德”?所谓“公德”,是指社会群体中间的道德,是人们为了群体的利益而约定俗成的“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行为规范。所谓“私德”,是个人私人生活上所表现的道德品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教化,融入每个人血脉的只有“公德”,而不谈或者绝少去谈“私德”。

一般来讲,“公德”符合最大多数人的利益,“私德”只是个人的品德要求,所以“公德”能够得到社会公众最大多数的欢迎和认同。但是在很多情况下,“私德”也是很有道理的,但是“私德”必须服从“公德”,否则社会公众将难以接受合规合法的“私德”。

500

二十四孝:郭巨埋儿孝母

例如古代二十四孝,以孝之名,埋儿奉母,割股孝亲,鲁迅先生就极其反感,称其为“愚孝”。但是,历朝历代类似的事件还是时有发生。为什么?因为这种违背常理、不近人情的“孝道”,符合下无限忠于上的理念,所以为各个朝代所崇扬。因此,这种“孝道”绵延不绝。

再比如《水浒传》中的宋江怒杀阎婆惜。宋江和阎婆惜夫妻关系再不好,也属于家庭内部矛盾,但是宋江因为“兄弟之情”怒杀阎婆惜,甚至不给阎婆惜辩解的机会。用“私法”取代“公法审判”,在任何法治社会,这是绝对难以接受的。但是公众为什么又觉得宋江的做法是对的?因为宋江的做法符合两条社会“公德”:其一是“孝悌”,宋江是江湖大佬的“兄长”,他有保护“兄弟”性命的道义;其二是“忠”,历代帝王一直强调臣下必须“忠”,忠于君。宋江的做法是忠于人,忠于事,也是“忠君”的另外一种体现。所以,宋江不顾“一日夫妻百日恩”的阎婆惜情面,手刃了结发妻子去成全他的江湖朋友的安全,却还是得到最大多数人的掌声。

上述两个例子倒着去讲:如果郭巨弃置老母而只顾自己的小家,或者介之推让老母没有吃肉而遗憾离世,或是宋江“举报”他的江湖好友而获奖金,一定是被历朝历代所骂和不齿,他们一定成了“不忠不义不孝”的代名词。所以,这些故事能流传下来,更是说明历朝历代还是考虑“公德”,摒弃“私德”,哪怕不近人情的自残、虐杀、不讲道义的服从,哪怕它的行为极其残忍和没有道理。

500

“公德”大厦是由合情合理合法的“私德”构筑的

因此这样讲下来,我们就能理解,在我们这种文化里讲“私德”是比较难的。就比如说硕士和博士学位论文中的“致谢”,在西方国家的论文中,读者往往能读出丈夫对妻子的愧疚,妻子对丈夫的浓情爱意,儿子对父母的依恋,学生对导师的感谢。但是在我们国家,我经常听到的是,一干人等调侃式地去指责这些学生在“胡言乱语”和“胡说八道”,“指导”他们改成“标准的说法”,根本就不理解学生对于帮助自己完成学业这些人的由衷的感谢。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说:“子非鱼,焉知鱼之乐;知鱼之乐,焉知鱼之痛。”学生在求学过程中所经历的酸甜苦辣,别人是无法知晓和无法体会的,为什么我们不能换位思考下,去真诚地和学生的情感去共鸣呢?

因此再回到刘红英的话语,她说的“女儿成人礼”并没有错。对一个家庭来说,父母的责任就是看着自己子女健康成长。而对于子女成长的关键节点,作为父母去见证,去分享快乐,没有什么说不出口的。

500

人的品德

我们常常说西方人在公共场合大谈宠物和子女是在“作秀”,实际上是我们用自己的的道德评判标准去框定别人的道德观。在人家的文化里,他们对于自己教育是在强调,一个人首先要遵从法律,不危害社会,这就是他们对社会的最大贡献。这种理念与我们强调先有社会再有个人,是完全不同的。也因为两种文化的缘故,我们谈及的一些道德伦理,让西方人觉得我们过于虚假,因为他们也不懂我们“有国才有家”的道理。

这样一正一反的道理去解读,我觉得刘红英话是没错,只是错在了说错了地方。她将个人的“私德”,放在中国社会公众需要政府官员表态“公德”的场合去讲,尤其是疫情封控之下,很多人的生活已受极大的影响,她的“私德”撩拨了大众最为敏感的“家”和“社会”的情绪,所以她对子女的愧疚,被公众无限放大到“难以容忍”的地步,招致了最大的批评,这是文化的必然结局。

当然我想,这个事件不可能无休止地持续下去,否则最终的结局都会伤害到每一个人。因为社会是由每一个成员、每一个家庭构建的,对社会公众成员正常的“私德”的否定,一定会最终折射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头上。所以,一则是社会公众学会宽容以待,慢慢接受社会允许合情合理合法的“私德”存在;再则是社会舆论也要适时引导一下,不要让这个事件继续发酵,成为影响干群关系和社会稳定的“黑天鹅事件”。

而这个“无意的失言”的“公德”和“私德”的较量,未来如果能变成人们对于社会“公德”和社会“私德”的一种合理思考,未尝不是一种坏事。(陕西西安张岳琢)

500

宽容的社会,会让哪怕是微小的声音,都得到足够的尊重

(插图取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