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家曾被举报过拆迁补偿多算20多万的,后来那个负责认定的人也进去了
【本文由“我与狸奴不出门”推荐,来自《两名“90后”干部被查,其中一人刚满18岁就参加了工作》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七台河这个人吧,结合我的经验,简单分析一下基本情况。
先说一下个人的判断,基本上可以判断是2年义务兵安置,棚改办出的事。
一、从参加工作年龄上,刚满18岁参加工作还是在职大专学历,也就是说在18岁之前还是中专或高中学历,在2009年这个时间节点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考试基本制度都不可能开设这种岗位,关系论、后门论都可能性不大(不是说绝对没有)。
二、参加工作时间是12月,只要在体制内干过人事工作的,每一反应多半会想到退役士兵,因为按以前征兵政策,冬季征兵都是12月入伍计算参加工作时间,其他的各类招考,很少有12月参加工作的,7-9月的居多。真要是有关系走后门的,基本上没毕业就开始走关系,毕业后就上班,多半会在7-9月这个大量进人的时间点混进去,不会突兀的挑个时间混进去。
三、这人是在职学历,而且上的是七台河本地的在职高职,大概率是退伍回到七台河工作后在地方上的学校,不是在部队上的。部队上学分两种,一是战士上军校,但军校是全日制学历毕业后就是军官了,二是自考大专或函授大专,一般上的是驻地所在地的学校,比较方便组织学习和考试,有事情也好沟通。
四、这人参加工作6年后才入党,加上学历的情况,多半也是回地方入的党。综合判断大概率是2年义务兵,不是多年的志愿兵,也就是在2011年回来的。2011年的时候,城镇户口的义务兵回来还是有安置可能的(时间太久政策记不太清了),回来是工人身份,多数进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进不了机关,更当不了公务员。
五、从任职经历看,简历上第一个岗位用的是茄子河区行政执法局工作人员,行政执法局也就是城管局,这人多半是下面的执法队员,是“工作人员”,如果是公务员,应当用“科员”,最后一个岗位是茄子河综合执法大队工作人员,本质上与第一个岗位是一样的。
六、这个棚改办鹿源社区认定组组长就比较值得说道说道了,多办是在这里出的事。这个组长呢,也不算啥官,属于现管的那种。在棚改拆迁中,认定组负责对拆迁对面各类拆迁、补偿面积和附属物的复核认定,直接影响了最终补偿款的多少,认定组组长签字了,后续没其他人提意见,补偿款就定了,所以认定组长跟拆迁对象勾结骗取拆迁补偿的,不在少数。
七、现有情况下,小角色大贪也比比皆是,纪检监察部门也有困难。以拆迁为例,棚改动辄拆迁数迁户,不可能在认定组认定后,纪检部门再去逐一复核,顶天了抽检一部分。而且这项工作,一旦拆了复核都没法复核。有人会问为什么不在拆迁逐一复核?要知道拆迁都是抢时间的,只要拆迁协议签下来,恨不得晚上签夜里就给拆了,以免拆迁对象反悔坐地加价。所以最终还是靠群众监督来发现问题,我老家就曾经被举报过拆迁补偿多算20多万的,后来那个负责认定的也进去了,年纪不大,进去的时候也才3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