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职人员执法能不能少点“任性”?

出品©一笔封禅
作者@何鲸洛
5月2日。
四川成都。
发生在C6276次列车车厢内的一起治安纠纷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5月10日。
成都铁路公安处通报“高铁掌掴事件”。

根据调查情况。
认定杨某某用手背击打王某某面部属殴打他人的违法行为;
王某某遭到击打后用手掌击打杨某某面部,在列车工作人员和旅客劝阻后,再次用手掌击打杨某某面部属殴打他人的违法行为。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第一款之规定。
公安机关对杨某某处500元罚款;
对王某某处200元罚款。
①“掌掴”事件已成定局?▽
简简单单一件事情。
闹到现在。
王某某并非“完美受害人”没错。
但这种经过剪辑的“证据”真的堵的住悠悠之口吗?
其它的就算了。
互殴这个词承受了“太多”。
我就问一句。
这“七个半小时”的“熬鹰”是正规的执法程序么?

中国现行的法律环境是不鼓励个体暴力。
不论这种暴力是否正当。
一律严加限制。

这不。
K435火车上大家已经不敢管了。
“当时有一个穿黄衣服的男的,先是冲凶手说‘住手!不然我要报警了’,然后凶手就拿着刀恶狠狠的开始追黄衣服。追到后,黄衣服的说‘我怕你了’,凶手就说怕了就饶他一命,又回到杀男子的位置,对倒地的男子又补了 4 刀。”

但是胡锡进却揣着明白装糊涂:
“火车上男乘客为什么没参与制服凶”?

掌掴事件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
5月11日。
高铁“掌掴”事件中的“东北大哥”接受记者的采访。
对此事进展以及网上发布的车厢视频进行回应。
他愿意提供自己的联系方式,并且想把这事情“捋一捋、说一说”,但又很纠结,觉得这事情和自己已没有太大关系。
他说,
以后如果在高铁上遇到类似的争吵。
他不想再管了。
“等她们去吵吵吧,和我也没多大关系。”

如果执法部门想要的是这种结果?
我们无话可说。
②公职人员厚此薄彼?▽
近日。
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25岁小伙张敏反映。
2月22日凌晨。
他与女朋友及其闺蜜在萍乡市安源区吃夜宵,一邻桌男子上前骚扰他女朋友的闺蜜,并让其陪喝酒,遭拒后动手把他打成轻微伤。

次日。
警方曾组织双方协调解决此事,但对方没有出现。
张敏说。
据他了解。
骚扰女性的男子系萍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湘东分局公职人员。尽管警方对两名违法行为人处以行政拘留十天。
但他至今未获得对方的赔礼道歉和相关民事赔偿。
2023年2月24日。
萍乡市公安局安源分局决定对张波、杨某伟予以行政拘留10日的处罚。
记者注意到。
参与打人的杨某伟。
曾在2010年1月因盗窃罪被上海市普陀区法院判处有期徒刑2年。

5月8日。
上游新闻记者致电张波欲求证相关情况。
“没有这个事情,打错了,你打错了。”
随后。
上游新闻记者致电萍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湘东分局办公室,对方称张波已请假多时,未上班。
5月9日。
记者再次致电萍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湘东分局办公室周主任。
“打人被拘的张波是不是局里的公职人员?”
周主任未正面回应。
只说根据反馈情况。
今天局里将会针对这个问题开会。
“结果今天会不会出来,不好说。”
同一天。
萍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湘东分局通报称。
网上媒体报道我局职工张某打人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我局高度重视,已成立调查组。
经初步调查核实。
网媒报道的打人者张某系我局职工,其殴打他人情况属实。
下一步。
我局将根据调查结果和相关规定作出严肃处理。

还好。
这件事不算是“互殴”。
但是想想也不对啊?
这件事若不是因为曝光?
寻衅滋事的公职人员就只“拘留十日”,是不是“纸面服刑”还需要证实?
这种处罚是不是太轻了点。
③老人土葬后被挖坟“纠正”?▽
还有更耸人听闻的。
此前。
樊先生的父亲得了癌症,临死之前,遗愿是葬到祖坟。
不过九江全区域都是火葬区。
禁止土葬!
于是。
2022年9月。
樊先生在父亲去世当天就偷偷把父亲葬到自家坟地。
而政府人员向他确认父亲是否去世时,樊先生选择了隐瞒,谎称自己带父亲去深圳治病了。
樊先生本打算把父亲先土葬。
等几个月后再火化。
但是当政府工作人员知道该消息。

11月4日凌晨。
大桥镇政府在未书面通知老人子女的情况下,将坟墓挖开,把尸骸带走送至殡仪馆。
直到12月12日。
大桥镇政府派人来到深圳。
给樊某宝送达一份由修水县殡仪馆12月10日出具的《告知书》。
表明樊父遗体进入殡仪馆已超过30日,“请于12月15日前办理遗体火化手续”,逾期将依照《江西省殡葬管理办法》条例执行。
12月22日。
樊先生的父亲被火化。
安葬好骨灰。
樊先生就把镇政府告上了法庭。
好在。
结果聊以安慰。
2023年4月17日。
江西省修水县人民法院一审判决修水县大桥镇人民政府对大桥镇大桥村人樊佛宝父亲坟墓作出的行政强制行为违法,并判决大桥镇政府赔偿樊佛宝精神损害抚慰金1万元。

法院认为。
土葬应予查处。
但该案中程序不合规。
而这。
这是民告官中难得的胜利。

2023年3月7日。
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了2022年全国检察机关主要办案数据。
行政检察工作情况数据显示。
2022年。
全国检察机关共办结行政生效裁判监督案件1.9万件,其中向法院提出抗诉170余件;法院再审改变100余件,占审结数的79.2%。
提出再审检察建议460余件,法院同期裁定再审341件,采纳率73.3%。
2022年。
检察机关共开展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1.7万件。
行政诉讼的难度在于:
因为被告是政府,首先就被卡在了法院立案环节,甚至很多地方的律师都不接行政案件。
但这不意味着老百姓就不能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最后。
我们再聊几句。
我始终觉得:
法律是底线;
公职人员执法更该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