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增营收超3亿,ST起步被罚5700万,前总经理10年市场禁入

在被立案调查一年多后,ST起步财务造假被坐实。

5月10日,ST起步收到了证监会出具的《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证监会依法拟对公司及公司多名高管作出行政处罚及采取市场禁入措施。

500

经查明,ST起步2018年、2019年年度报告及2020年半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且股份代持未披露行为。此外,公司公开发行文件存在编造重大虚假内容。

对ST起步欺诈发行违法行为,证监会拟决定对ST起步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5700万元罚款。

对时任总经理周建永给予警告,并处以1000万元罚款,采取10年市场禁入措施;对时任董事长、实际控制人章利民给予警告,并处以500万元罚款,采取5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对时任财务总监陈章旺给予警告,并处以300万元罚款,采取5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对时任副总经理吴剑军给予警告,并处以200万元罚款。

与此同时,ST起步也受到了上交所监管工作函。

针对《事先告知书》认定的违法事实,上交所对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启动纪律处分程序,将予以严肃惩处。

并要求其及时更正虚假记载、重大遗漏或误导性陈述的相关内容并披露。

无独有偶,在不久前,证监会一纸公告,揭穿了*ST奇信长达8年的造假史,其上市前后(2012年-2019年)累计虚增利润数额达到惊人的26多亿元。

500

4月19日,证监会下发的《告知书》显示,*ST奇信涉嫌在披露IPO招股书时就开始造假行为。

2012—2015年上半年,*ST奇信涉嫌通过签订虚假或放大金额的工程合同、对内部承包项目少计成本、体外支付少计费用等方式虚增利润总额,各期虚增利润总额分别为2.24亿元、2.51亿元、3.70亿元、1.81亿元。

虚增利润总额在各期披露利润总额中的占比均在120%以上,报告期内累计虚增利润总额合计为10.26亿元。

或凭借着虚构的业绩,*ST奇信于2015年12月成功登陆深交所。

然而,上市后,*ST奇信的财务造假行为似乎并未有所收敛。

据《告知书》披露,在2015—2019年度报告中,*ST奇信涉嫌继续通过签订虚假或放大金额的工程合同、对内部承包项目少计成本、体外支付少计费用等方式虚增利润。

2015—2019年,*ST奇信分别涉嫌虚增利润总额3.71亿元、3.25亿元、3.97亿元、3.79亿元、3.12亿元,合计虚增利润总额约17.85亿元,虚增的利润总额占各期实际披露利润总额的比例均在150%以上。

此外,*ST奇信在证券发行文件中同样涉嫌编造重大虚假内容。

除了ST起步和*ST奇信,ST宏图更是隐瞒负债上百亿。

500500

2023年4月19日,ST宏图公告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披露了ST宏图涉嫌财务造假的情况。

2017年至2018年,宏图高科以自己名义与银行、信托等金融机构发生未进行账务处理融资共计33笔,以第三方名义通过商业保理和票据贴现等发生未进行账务处理的融资共计25笔,截至2021年12月31日尚未完全偿还。

上述行为导致ST宏图2017年至2021年的财务报表虚减负债金额分别为90.63亿元、98.20亿元、98亿元、97.48亿元、97.48亿元。

由于ST宏图2020年及2021年连续两年虚减负债金额合计194.96亿元,且占该两年披露的年度期末净资产合计金额的4106.92%,将触及上交所《股票上市规则》规定的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可能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A股已全面实行注册制改革。

根据新发布的注册管理办法第六十条,发行人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违反本办法规定,致使发行人所报送的注册申请文件和披露的信息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或者组织、指使发行人进行财务造假、利润操纵或者在证券发行文件中隐瞒重要事实或编造重大虚假内容的,中国证监会可以对有关责任人员采取证券市场禁入的措施。

全面注册制改革本质上是更加市场化、法制化、规范化。

证监会将审批权下放到交易所,由交易所审批,由证监会注册,而证监会要起到更好的监督功能,把更多的时间放在监管上,对上市公司一些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查处。

对于一些中介机构在承销期间可能出现的伤害投资者利益的行为进行严格的监督,为投资者营造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三公市场环境。

作者 | 张小磊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