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下乡与知青往事

文章来源,公众号:特例的猫

昨天写了某领导的知青岁月,因为涉及一些不便发表的内容,文章已被系统和谐。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今天老猫不谈人物,只讲知青的时代背景。

要了解知青,先要理解“老三届”这个特殊的词汇。

所谓“老三届”,是指在文革爆发后,因为政治运动而停课的初高中学生。

1966年运动开始后,教育系统受到影响,大学停招,中学停课,连工厂也不再招工。

从66年中到68年末,整整两年半的时间内,所有初、高中学生都“停课闹革命”,各学校都出现了严重的堆积。

500

01

堆积本质上是传导效应:学校的师资力量有限,老生走了才能迎新生,“铁打的学校,流水的学生”,现在高中生走不了,初中生就没法走。

以此类推,初中生走不了,那些从66年就毕业的小学生,以及本该67年、68年毕业的小学生,现在都进不了中学。

小学生走不了,那66年到68年那些本该读小学的适龄儿童,也读不了小学。

两年半的堆积,让社会出现了大量空闲劳动力。

鉴于情况特殊,中央特事特办,将在校的1966届、1967届、1968届初、高中学生,统一安排在68年毕业。

这是古今中外绝无仅有奇景:初一、初二、初三、高一、高二、高三六届中学生,全部在同一年高中毕业!

这群特殊的毕业生里,年龄最大的是老高三,即高中66届学生,一般是二十一、二岁。

年龄最小的老初一,即初中68届学生,一般是十六、七岁。

这批中学生,就被称为“老三届”:三届指的是“66到68年”,老则是指他们比正常的中学生要大很多,初一学生的年龄都该初三了。

因为一下子出现六届毕业生,各单位无法安置,于是老三届基本都当了知青,即安置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老三届大都出生在共和国创立前后,他们的成长经历了反右、大跃进、庐山会议、三年经济困难、中苏论战和文化大革命。

这是共和国历史上发展与挫折并存,光明与黑暗并存,进步与动荡并存的特殊时期。

历史给予这一代人艰苦的考验,也淬炼出无数担当历史重任的人才。

02

今天的人很难想象,涉及几百万学生的上山下乡,居然不到一月就能搞定。

运动爆发后,很多学校出现了武斗,因为派别不同,他们彼此的斗争又被称为“派仗”。

打着打着,很多学生出于安全考虑,当起了“逍遥派”,平时躲在家里,基本不去学校。

但中央的命令一公布,所有学生闻风而动,不约而同都齐刷刷聚到了学校,打听和忙乎上山下乡的事。

很多年后,一位老知青这么回忆:

那个时候,学生的上山下乡是由地方和学校的革委会安置的。

各个革委会为了证明信仰,都在比速度,所以安排的很快。

这所中学的学生到哪个公社,那所中学的学生到哪个公社,每个学生到哪个公社哪个大队,几天功夫方案全搞定了。

现在回想起来,这真是一个奇迹!

就那么几天、十几天,全国那么多“老三届”城镇中学生,就这么离开了长期生活的城市,离开了父母家人,奔向了原本陌生的农村。

从1968年到2023年,几十年光阴当真是弹指一挥间!

当年青春年少的“老三届”知青,如今都是爷爷辈的了,他们在农村度过了人生道路上一段特殊的时光,有艰辛也有欢畅,有付出也有收获。

上山下乡的磨炼,使他们由稚嫩趋于老练,由狂热趋于清醒,由天真烂漫趋于沉稳老成。

所有这些,为他们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打下了坚实基础。

上山下乡,作为特定历史条件下,涉及全国众多家庭和亿万人的一桩大事,作为一个年代的历史符号,永远留在了一代人的记忆之中。

03

当年“老三届”知青插队,从安置地点来说,有跨省安置、本省内跨地区安置、本地区内跨县安置、本县就地安置四种。

绝大多数知青都是在本省安置,本省安置的大部分,又属于就地安置。

在这几类安置中,本县就地安置无疑是最受欢迎的,毕竟亲戚朋友和家人都在一起,无论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都有依靠。

跨省安置的,主要是北京、上海、天津三个直辖市,以及浙江、四川、江苏等人口稠密省份。

这些地方的知青除了在本直辖市、本省安置插队外,还被安置到外省、区。

北京“老三届”中学生,绝大多数安置到了黑龙江、内蒙古、山西、吉林、云南等地。

地点确定好后,安置方式也有区别。

一种,是到生产建设兵团或国营林场、农场、牧场、草场等单位当农业工人。

另一种,则是到农村插队落户当农民,这是最主要的安置方式。

同样是上山下乡,到兵团等单位的知青和去农村插队知青,境况有明显差别。

兵团知青,属于国营企业农工,每月拿固定工资,多的30多元、少的也20多元。

而且吃国家供应的商品粮、享受部分劳保福利,物质生活能得到基本保证。

插队知青,要靠自己挣工分吃饭,多数知青的日工值只有几角钱。

据官方后来统计,至少一半左右的插队知青,在生活上长期不能自给,需要父母或亲友接济。

两相对比下,自然人人都想去兵团当知青。

但兵团的政审标准比较严格,家庭出身不好的学生很难进入。

那些去不了兵团的知青,只能去农村插队。

04

有些北京知青,被分配到陕西延川,那里地处黄土高原,是全国插队知青中,自然环境和生存条件最艰苦的地方之一。

山大沟深,交通落后,土地贫瘠,降雨很少,自然条件很差。

知青插队那个年代,这里没有电,没有任何农业机械,劳动用的还是世世代代传下来的老镢头,群众吃水、烧柴、照明等方面,都存在很多困难。

农民们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辛苦苦一年,打下的粮食还填不饱肚子。

在那个动乱的年代,一个从小在北京长大的少年,习惯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孤身来到那被群山阻隔、多风少雨的荒僻之地。

劳动和生活中有多少困难、多少问题需要他去面对、去解决!

受到的震撼,经历的磨难,可想而知!

当年广大知青到农村插队,落户当农民,谁也不知道,究竟要在农村待多久。

虽然嘴上说要“扎根农村一辈子”,但心底里却时时刻刻想逃离农村。

插队的第一年,即1969年冬天,就有很多知青通过入伍的方式,离开了农村。

1970年以后,特别是1971年、1972年以后,通过应征入伍、招工进厂、推荐上大学,等多种方式走出农村的知青越来越多。

到1972年底,基本上但凡有点门路的,都离开了农村。

文章来源,公众号:特例的猫

原文链接:上山下乡与知青往事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