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确定放弃继续享用香港选举「红利」?
五月一日,台湾地区亲民进党的《自由时报》报导,据透露,为强化风险控管,陆委会内部已研议修正《香港澳门居民进入台湾地区及居留定居许可办法》,将现行港澳居民在台湾连续居留满一年可以申请定居的规定,拟修改为至少须居留四年才能申请,比照外国人标准。
该报导说,目前「许可办法」规定,香港或澳门居民,其直系血亲或配偶在台设有户籍,或香港或澳门分别于英国及葡萄牙结束其治理前,参加侨教或侨社工作有特殊贡献,经「教育部」或陆委会等审查通过,或在台湾有新台币六百万元以上投资,经「中央」目的事业主管机关审查通过等等,在台居留一定期间,得申请定居。知情官员指出,所谓「居留一定期间」得申请定居,是指连续居留满一年就可申请定居,归化入籍拿台湾地区身分证,完全就是「准国民待遇」,其他外国籍人士申请定居须居留四年。
相关官员声称,在《港版国安法》颁布后,台湾「国安」单位要加紧脚步,将「国安」漏洞补上。官员强调,因香港情势较复杂,目前仅须居留一年就可申请定居拿身分证的宽松规定,已不合时宜。原本在香港出生、与中国大陆没有关系的港人,未来比照外国人,须在台居留四年才可申请定居。若来自中国大陆,在港取得永久居留者,想要再转来台湾定居,以后就是比照陆配的六年时间。
对此报导,陆委会以书面回复一家报社的询问时表示,近年因港澳情势变化快速,各界屡有检讨港澳居民居留定居制度的建议。针对相关意见,因所涉层面广泛,「政府」尚在整体评估,会在维护「国家安全」的前提及衡量人道考量、整体「国家」资源下审慎研议,并与各界充分谘询与沟通,凝聚社会最大共识后,再行推动。
而实际情况则是,不但是港澳居民申请在台湾地区居留、定居十分困难,就连港澳居民申请短期赴台旅游、探亲等,也不容易。不久前香港媒体就曾报导,就连身为「民主派」的区议员申请入台证也受阻。两名不愿具名的「民主派」区议员向香港报章表示,早前申请入台证「网签」被拒,再作「云端申请」约一个月仍不获批,他们估计事件与区议员身分及曾经宣誓有关。西贡区议员方国珊今年二月经「网签」申请入台证到台湾观光及探亲不获批,再作「云端申请」亦被告知不予受理。原因可能出自于区议员根据法例必须宣誓拥护《基本法》,效忠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最为讽刺的是,在二零二零年的大选中,蔡英文以香港「反修例」为籍口,高喊「今日香港,明日台湾」,打出「光复香港,时代革命」的旗号,贩卖「芒果干」,大造「抗中保台」舆论,并承诺在连任后,妥善协助安排逃到台湾的「反修例」人士定居,因而得以高票当选连任。但在连任之后,却把香港「黑暴」当作是「秋后扇」,除了极知名的少数几个「黑暴」获得收留之外,其余逃到台湾地区者,大部分都无法取得居留权。因而纷纷作「第二次移民」,再次逃到英国、美国或加拿大去。从这些迹象看,民进党在「二零二四」的大选中,已经放弃继续享用香港的选举「红利」。
实际上,据有关数据显示,现时每年有逾万港人移居台湾地区,但获批定居、可取得身份证的人数维持在千余人的水平。二零一九年后大量港人涌入台湾,当局随即收紧投资移民的「门槛」,以往只需在台投资经营一年,没有列明要开实体店或聘请员工;但二零二零年初台湾当局宣布新规定,要持续投资并营运至少三年,期间须设有实体办公处所和聘任两名以上台湾员工。有申请人在获批居留时用「旧制」,到申请定居时当局却以「新制」的标准溯及既往,甚至临门增加条件。除了明文变更,还有不明文的「国安」审查,许多港人说在申请定居时被「加监」(申请悬而未决),原因不明,猜测是大陆出生、曾在中资企业打工、任职香港的公营部门。审查时间短则半年,长则超过一年甚至两年,而且没有公开准则或时间表,让人难以预算。有不愿具名的移民顾问公司负责人向BBC中文透露,二零二二年三月起几乎没有成功获批定居个案。现在上万人在轮候,但当局一个月只开一次会进行联审,即是一年才十二次会,更是拖慢了进度。
按照台湾当局现时对港澳居民申请赴台停留、定居等的政治门槛,如曾有下列原因均可作为被拒条件:现任或曾任大陆地区的各项政治公职(包括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曾在港澳地区的中资机构、医院、大学、政府单位工作,大陆地区出生,任职公司的股东有大陆背景、投资计画绩效不佳等。现时港澳居民以旅客身份赴台旅游,除了对申请人的职业与任职单位进行审查外,更特别注明如未据实填写需要负上法律责任。前一段时间,还传出陆委会祭出所谓「九不得」的条款,规定港澳居民不得参与台湾的集会游行,甚至不能接受媒体访问,否则会触犯条款。虽然「九不得」条款因为被英国媒体BBC报道引发广大争议而收回(陆委会美其名「误植」),却已令人胆寒。
民进党当局老是强调「对等」。现在台湾居民前往港澳以至大陆地区旅游,除了是上了「黑名单」的刑事犯罪嫌疑人,及被明确「点名」的「台独」分子之外,即使是民进党员或「政府」公务员,也可以自由出入境。但民进党当局却是以各种籍口限制以至禁止部分港澳居民入境,其所强调的「对等」又从何谈起?
陆委会主委丘太三期待两岸关系「春暖花开」,今年内有一百万名大陆和港澳游客入境台湾旅游。但按照这样严苛的入台证审批程序,这个目标将很难达到。
这连某些「监委」也看不过眼。「监委」纪惠容、叶大华、施锦芳等人声称,二零一九年香港爆发「反送中」运动,产生多名流亡的香港抗争者,引发国际关注。「监察院」接获多名香港地区居民陈情,他们经由「香港人道援助关怀行动方案」来台寻求「政治庇护」,或以申请投资移民、专业移民方式居留台湾,
都遭权责机关认定他们身分有《香港澳门居民进入台湾地区及居留定居许可办法》第二十二条第一项各款情形,而不予许可。这导致他们身处进退维谷的困窘处境,引发民间团体挞伐。「监委」说,香港地区居民陈情,因「身分认定」遭否准来台,权责机关的处理情形及标准,是否适法允当、有无逾越母法或法律授权,侵害民众权益等疑义,因事涉人权保障,有深入调查厘清必要。因而已申请自动调查。
不过,「监察院长」陈菊是蔡英文的「姊妹淘」,相信此举将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