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缺钱闹得:来自坦克坟场的T-80BVM坦克

最近俄罗斯“红星”电视台播放了一期T-80坦克改造的节目(坦克改造家?),展示了将过时的T-80BV坦克进行现代化改装,成为T-80BVM坦克,重新装备俄军的过程。

其实之前咱们已经报道过俄罗斯国防部宣布的相关消息,据不同来源的说法,俄军可能将多达2000-3000辆T-80坦克“妙手回春”,使之重新服役。从而大大增加俄军坦克部队的编制数量,毕竟现在俄军编制中的坦克只有2000辆,以T-80BVM、T-90M,T-72B3为代表的这批改造坦克服役后,可以让俄军能够保持面对西方国家全面改造的三代坦克的作战效能,继续等待不知何时才能批量生产,替换所有这些坦克的T-14。

毕竟2014年在乌克兰,T-72B3和T-90的表现都不能算太耀眼,很多时候和乌克兰的T-64BV还是远距离对射居然都难以取得战果。理论上来说,俄军现役3BM42穿甲弹理论上是能在较远距离击穿T-64BV的正面的,只是在实战中似乎并非如此。据称大部分用穿甲弹摧毁的T-64BV和T-72B3都是在500米距离内击穿。也就是说,要么是T-72B3的火控依然跟不上时代(从其配置来说确实还是简单了点),要么就是“芒果”弹在实战中穿深还是有点问题。

500

改装后的T-80BVM坦克

500

500

苏联解体后基洛夫工厂还是维持了一段时间的T-80U坦克的生产

苏联末期,苏军坦克部队的主力装备有T-72、T-80、T-64三款。而T-80当然是其中的高端产品。

1985年,苏联开始同时生产T-80BV和T-80U两款T-80系列坦克,这里面T-80U大家耳熟能详了,采用了当时苏联最先进的装甲、火炮、电子和发动机,尤其是正面装甲防护达到550毫米RHA水平。据我国的测试结果,它的接触5型反应装甲在应对不同弹种时能削弱长杆穿甲弹16%——65%的威力(后者看起来很可怕实际上是因为早期长杆弹容易被打断,但如果碰上新型的穿甲弹,16%的这个效果换算一下也就相当于同等厚度的钢装甲——这是很可观的效果,别忘了T-80和T-80B为了对付美国当时的新穿甲弹增加25毫米附加装甲的事……),可以说T-80U一直到90年代中期,如果发生坦克对射,在防护和火力性能上也不吃亏。

但T-80U太贵,贵到即使仅仅作为高端装备,装备给西部集群,也太贵了……相对“低端”的T-80BV在当时因此成为了高端主流。

500

解体后许多理论上仍在俄军“现役”的T-80BV实际上……

500

基洛夫工厂(61设计局)曾经是苏联红军最先进坦克的传统厂商

500

这期节目是在列宁格勒基洛夫工厂拍摄的

暴论:苏联坦克就像显卡,T-80U是RTX titian,T-80BV就是2080 ti,T-80B是2080……差不多这么个关系吧。

冷战结束以后,T-80BV坦克和T-80U的生产还是持续了几年,一直到1995年后才告停止——当然这段时间产量很低。而俄军坦克部队的规模事实上也大幅度削减——虽然一直到2010年前,俄军账面上还有3000辆左右现役的T-80系列坦克,但实际上这大部分T-80BV至少是处于“闲置”状态。

军改后,俄军挤掉了大部分坦克部队里“挂名”坦克的水分,到2016年,俄军的现役T-80系列坦克基本都是T-80U,数量约为550辆。

500

首先将启封的坦克运往工厂

500

检验发动机运转情况

500

检验火炮

500

检验火炮机构是否运转正常

进入封存状态的3000辆T-80BV,实际上在它们生涯的大部分时候没有被使用过,而其各项性能呢,其实也不能说过时——装甲方面,针对穿甲弹威胁,相比此前型号增加了装甲钢的厚度,其车体正面装甲结构为:50毫米钢板-35毫米复合材料-50毫米钢板-35毫米复合材料-50毫米钢板。物理厚度220毫米,LOS角度587毫米。其对穿甲弹的实际防护力当然是不到587毫米,按照重量换算,正面装甲相当于444.6毫米的钢,而实际防护力可能接近450-470毫米RHA(这倒也符合坦克装甲能抵挡本身穿甲弹的设计要求),虽然和T-80U比不了,但也已经算是不错,和同期M1A1的复合装甲差不多了,相比早期型号的T-80坦克正面装甲仅相当于380毫米的防护力相比,有重大进步。其炮塔的防护与T-80B相比没有大的变化,防穿约合500毫米。该车炮塔和车体均披挂“接触1”反应装甲,对破甲弹的防护效果不错,针对当时常见的破甲弹,削弱60%以上的破甲深度。

500

把车大卸八块,重新布线,除锈上漆

500

检修前的发动机(资料图)感觉快烂掉了……

500

翻新后准备装回去的GTD-1000TF发动机,看起来像新的一样

这样的防护力应该说是相当可观的,放到今天,装备“化石”重型爆炸反应装甲后,按照国内一些论文的说法,“化石”这类的爆反对现代的穿甲弹防护效果约等效于200-300毫米左右的RHA。(爆炸反应装甲的防护力是可以用等效RHA表示的)

那么T-80BVM的正面防护力就可以一举提高到700毫米RHA水平或者更高(T-72B3的装甲与原来的T-80U基本相似,约相当于550毫米RHA,给印度的T-90S差不多也是这水平),这足以让“芒果”弹彻底失效,达到了国际上现代主战坦克应有的基本水平。(99式正面差不多也就这样,当然二期99式增加爆反后提高一截,到99A更是大幅度提高了)

500

最后重新组装,最后装上全新的化石反应装甲

在俄罗斯展示的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改装后的T-80BVM挂了“化石”爆反。

火力方面,通过这次俄罗斯展示的视频我们可以看到,T-80BVM的火炮和装弹机机构并没有变化,依然是竖直储存弹丸,一次推弹,那么它的弹种就要受到一些限制。而且我们也可以看到,视频中有对坦克的火炮进行灌水测试的环节,也就是说只是进行了检测,而没有更换新型的2A46M5主炮,而是沿用2A46M1,这门炮的威力……如果继续使用3BM42(出口型称为“芒果”弹)的话,那么其威力确实不够看,2000米穿深450毫米的玩意,怎么也不够看嘛。

俄罗斯在90年代曾经宣称其已经研制了可供老式装填机使用的3BM42M,其弹芯长度增加到了570毫米,2000米穿深提高到了650毫米——但这个弹一直没有看到俄军装备。

500

可以看到改装后BVM炮塔后部安装了类似T-80U的进气围帐(通到下面和发动机进气口连通),对于改善涉水性能大有帮助

倒是21世纪后,3BM59(针1)和3BM60(针2)据说穿甲威力已经提高到了2000米700-800毫米水平。但这两种弹丸需要使用2A46M5型主炮和新型自动装弹机。现在不清楚T-80BVM能不能用,有说法是T-80BVM的装弹机可能也进行了一些改动以使用这种弹药,虽然至少我们从现在的照片和电视画面中无法确认这一点。

而最新型的“真空1”和“真空2”是要用更新型的2A82来发射了,这两种弹药的穿深据说可以接近1000毫米。

那么也就是说,理论上来说2A46M1能发射的最强的穿甲弹就是3BM42M——传说中的弹药。

500

试射

500

试车,最后交付部队

不过呢,听起来更靠谱一点的,也见过实弹的,能让2A46M1赶上新世纪潮流的弹药也是有的,这就是3BM46(或3BM48)贫铀穿甲弹,该弹效果据称和3BM42M一样,是2000米650毫米的穿深。

但是从听起来合理的角度,如果能够通过局部改进装弹机让T-80BVM能使用针1,那是比较理想的,而且这个对自身装甲“概率穿”的数值,也算是符合一般认知的设计原则。

当然,正如俄罗斯之前一直说T-72B3能使用针1穿甲弹,但实际上在各种训练场上和公开展示中,大家还是拿着过时的“芒果”,估计新弹产量有限,部队要先消耗老弹吧——还是没钱闹得。

如果针1、针2穿甲弹的效果真有俄罗斯说的这样,那么这两种弹水平差不多介于中国二期和三期弹之间吧。

动力和传动方面,T-80BVM基本没有改进,从电视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到它原本的GTD1000发动机依然保持原样, 只是拆下来进行了清洗和维修,车内可能还进行了重新布线,做了除锈防锈处理,然后就装回去了。够用就好,就不必换了。

火控系统方面,我们可以看到T-80BVM的炮长镜换成了一个很大的窗口,不过它改进后也取消了红外大灯,那么热像仪是跑不了的了。

而从俄罗斯媒体报道来看,该坦克装备了新型炮长瞄准具,新型炮控,此外还对车载无线电系统进行了改进。这都是跟上时代潮流的改进,也没有啥值得特别大书特书的。

4月2日,俄罗斯国防部宣称,今年以来已经接收120辆改进的T-80BVM坦克,应该说改进的还是挺快的。

横向比较的话,T-80BVM和东欧国家使用的那些豹2改进型相比应该说是互有短长了,而与那些各种找以色列改装的T-72M改进型相比,那就是拥有压倒性优势了。

所以如果类似乌克兰这样的冲突再次出现,或许俄军坦克面对苏联1985年水平的T-72B、T-64B什么的,终于可以占有较明显的优势了。

没钱而想办事,那就只能先这样了。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