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途归来,说说电车跑高速这事

话先说前头,本文不建议以下群体阅读:1.坚定认为油车就是优于的人;2.坚定认为纯电车有着巨大充电焦虑的人;3.坚定认为纯电车跑不了高速的人。

如果你是以上三类群体,那我建议你鼠标可以点击右上角的红框,或者APP上向右滑动。

好了,既然到现在你还在这个页面,那我们可以好好的聊聊纯电车跑高速这事了。

先说太长不看结论好了:电动车在非冬季非长假的情况下在高速上压根不需要担心续航问题,基本上高速服务区都有国网充电桩。而长途出行的话到目的地的距离如果是车辆CLTC里程的6成左右(例如700续航的车跑400公里以外的目的地)那也不用担心里程问题,直接上路就行。

好了,现在是详细部分。说说这次长途,本着将年假动态清零的思想选择在春暖花开的四月底在五一之前错峰出行。既然换了新车,那自然得开着新车去自驾游一圈不然这车不就白买了么?恰好此前一群油车车主整天臆想纯电车存在严重的里程焦虑并且电车在高速上极为拉胯,在120的高速上用100公里的速度当移动路障并且需要不断充电。那本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及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实事求是的思想,我就以纯充电桩充电的方式出行跑上那么一圈,看看情况究竟如何。

先说说整个行程,基本上就是:上海——乌镇——溧阳——南京——上海,整个行程5天4夜,一共开了744公里的里程耗电135度,途中两次充电一共充电91度。

500

然后说说具体的里程和电量情况,上海(90%电量)——乌镇(130公里70%电量)——服务区(50%-80%电量)——溧阳(145公里)(70%电量)——南京(120公里,充电40%-95%)——上海(300公里,剩余39%电量)。电量90%出发,充电分别在乌镇到溧阳之间的长兴服务区,已经行驶了210公里左右,充电时剩余电量51%。之所以在51%时就充电,一个是服务区上厕所和吃东西时顺手充电,还有一个是计划行程中溧阳到南京这段要走乡间小路所以提前充电确保到南京前不用充电。二十几分钟的时间差不多是车辆在服务区常用休息时间,上个厕所买点东西填一下肚子。如果顺手逛一下服务区的话,那时间就更久了。服务区基本都有国网充电桩,一般4-8个也算够用了。

500

500

高速服务区里的国网充电桩

500

充电ing

接下来80%电量从服务区到溧阳再到南京,加上中间各个景点间游玩开的路程一共有240公里左右到达南京时剩余电量38%。到南京后直接找了个有充电桩的商场,车扔里面充电然后上楼吃饭,一个小时后吃好饭下来时正好把电量冲到97%,足够在南京的旅程和回上海用了。

500

以94%的电量从南京出发,直接300公里的高速开回上海,到上海时电量还剩下39%左右。寻思了下这电量也够正常上下班开一个星期了也不用一到上海就急着充电就先放着没去管。正好夫人想去电影院看动画片,回头去看电影时顺手冲个电完事。

500

从南京回上海的里程数据,其中有10公里/50分钟是市区游玩时产生的,其他都是高速数据。

而从这次长途出行的实践中可以得出几点结论:

1.高速上(或者说江浙沪高速)服务区内基本都有充电设施,在非高峰时期基本能满足充电需求。而高速区休息时间(半小时左右)足够充电几十度继续开上几百公里了。

2.行程进行下简单规划就不用担心哪里充电这事,比如我算好进天目山(溧阳)充电不方便,路上先充点确保到南京前不用再充电。而南京充好电后开回上海绰绰有余,剩下的电也足够应对突发情况。

3.高速电耗增加没很严重,本次高速我基本上都是定速巡航设在125KM/H顶着限速上限开,电耗基本在每百公里20度电左右。作为参考,日常市区里面电耗是每百公里15度电左右,增加了30%左右的电耗。

本次出行看下来,电车相比油车的劣势现在越来越小,而优势却越来越大,我就不说这次出行成本多少了免得戳了某些人的肺管子。

只能说,留给油车车主的时间不多了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为用户在观察者网风闻社区上传并发布,仅代表发帖用户观点。发表于上海市

热门评论 13

  • jpgjpg这东西在路上铺开 油和电补能的速度就差别不大了 技术通了 产品有了 法规也通过了 就差铺开了
  • 张仲麟 波音买办、特斯拉鼓吹手、运十扼杀者、行走的50万 作者
    快雪时晴
    细看,还是很有趣的。
    第一,错峰出行。
    第二,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枪就4-8把。很显然,车更少。
    第三,新车,标称续航700。上海南京距离多少呢?就算350吧。
    即便走中国基础设施堪称最好的上海南京一线,作者也是未雨绸缪,经常关注电量,及时找地方充电。
    第四,第一次充电半个小时。如果旅行距离再长点,比如去安徽江西湖北,是不是很快就主动安排第二次充电,再来半个小时?如果一个高速服务区充电枪满了,那么要等多久?如果,如果,如果错过一个服务区到下一个服务区,充电时间又要多久?
    第四,这个天,天气晴朗,温度适宜。如果是下雨天,如果是江南的酷暑严冬,开个空调,不知情况如何?
    第五,找一个有充电桩的商场,充电,吃饭。这个环节特别有意思。热热闹闹的商场里充电枪没有满。

    总结,整个行程,包括道路和旅游点,始终以充电桩为基准点,连点成线。唯有尽量把充电和休息吃饭,时间重合,地点重合。
    本人目前无法适应这种模式。不管是不是五一节。
    刚到家,就好好回复下你说的这几条:
    1.我选择五一前错峰出行是为了避免在景区里看人头,并不是担心高速上充不上电。五一十一的景点旅游体验是非常糟糕的,所以错峰。
    2.我去充电的服务区,8个充电位有5辆车在充电。这是非高峰时期,整个服务区停的乘用车估计也就二三十辆而已。
    3.南京到上海300公里,我其实也算不上很关注电量到处找地方充电,而是和油车使用习惯一样。油车时我开剩下四分之一油时去加油,电车正常使用时也是到了30%以下再考虑充电这事。之所以到南京后就充满电一个是正好要吃饭,一个是想着接下来直到回上海都不用再充电了。多少里程耗电多少基本上开个一两次作为车主心里都有数了。以及以江浙沪高速路的服务区密度,基本上错过了一个服务区后再开50公里左右就能到下一个服务区了,留个20%电量去充电是绰绰有余的,再不济就找个口子下高速去充电。这也是为啥我到30%电量时就沿途找个服务区充电,增加容错范围。
    4.冬季寒冷天气叠加下雨那我还是有发言权的,上海过年的时候就是如此,那次我还开了暖空调。不开空调的话零下四度天气高速电耗大概每百公里26度左右,开空调的话高速路况每百公里30度电。
    5.除非是市中心那种进入停车库的车排队到外面马路上的情况,不然一般车辆在商场里充电都没什么问题。而且目前商场里的充电桩大部分都是带地锁的,要扫码充电了才降下地锁让你停上去,就是为了避免非充电车辆占用充电车位。
  • 我的比亚迪汉已经2年了,标称605续航,现在续航明显缩水,今年春节高速公路最多250公里就要充电了。
    高速,低温,电池衰减,车主预期电量安全冗余,这是当前电车的4大系统性缺陷。
    如果买电车,起码要有标称续航里程打4折也不亏的心理预期。否则买了就会后悔,我2年前买的时候就算好了,哪怕5年后续航掉到250,我也可以接受,所以目前我很满意。😁
  • 张仲麟 波音买办、特斯拉鼓吹手、运十扼杀者、行走的50万 作者
    太弱伯
    五天跑七百公里。。。也叫长途???
    我去年暑假的时候有事,赶时间,三天内从深圳往返湖南,全程两千多公里。电车给我规划一个行程看看?
    现阶段,在不考虑出行成本的情况下,电车没法跟油车比。还是那句话,家用跑长途的电车,续航能到一千一千二的时候,才能跟油车拼个高下,但电车现在续航一千左右的都是增程式!
    这个啊,高德导航自动规划。随手找了个上海到长春,看了下每次充电之间的间隔距离,大差不差
    jpg
  • 我个人感觉只要解决了几个问题,电车的里程焦虑就不是问题了,或者说油车的路也就到头了。单次充电能开到800km左右、冬天超过能600km(基本上普通人一天也就开这么多),快充能做到半小时就能充80%。电池寿命快不行的时候厂家能做到相对低成本的给车主更换电池,而不是非得换辆车或者非得花个换辆车的钱。而这些问题,现在应该已经不是技术上的问题了。。
  • 张仲麟 波音买办、特斯拉鼓吹手、运十扼杀者、行走的50万 作者
    全部楼层
    Asdforce
    一般来说,建换电站会同步在周围建一些充电桩,因为本质上换电站就是储能设备,建桩有天然的优势,当然了,这个也是在地皮不收限制的前提下。
    但实际数据显示,蔚来的车主都更喜欢换电,自家充电桩反而基本都是BYD、Tesla车主在用。
    道理很简单啊,时间优势就不说了,3分钟满电出发,而且驾驶员全流程不用下车,不用扫码,不用付款,全部自动,连车都是自动驶入换电站的。
    如果在雨天,大雪天,这种体验跟充电桩是天差地别的。
    你想象一个买了豪华车的车主,要跟一个经济型车主一起排队等充电桩,用车体验落差会怎么样。 
    还真巧了,昨天去电影院看电影顺便充电,出来时就看到一辆es8就在我车位前面横着纠结停车充电。看到es8等我的充电桩就挺奇怪,因为这个商场的地面停车场就有一个蔚来换电站,而且其实还有很多充电位是空着。

    后者一看现场就明白了,es8太大,但充电区域比较阴间不少车位es8停进去有难度,我车走了后正好两车位并排空着可以让es8停。但前者就让我很迷惑了,毕竟换电站就在楼上。

    问了下车主才知道,这老兄这个月的免费换电额度用光了,所以下来找充电桩充电。
  • 张仲麟 波音买办、特斯拉鼓吹手、运十扼杀者、行走的50万 作者
    全部楼层
    国富自然民强
    此评论已被屏蔽
    这个吧,我没跑西藏新疆不代表跑不了,车主社群里大把的车主拿着纯电车跑新疆西藏。这里就有个从杭州出发跑新疆的,不知1.2万公里算不算长途?
    jpgjpg
  • 全部楼层
    快雪时晴
    换电站可以提供的电池数量太少。根据新闻,去年蔚来换电站平均就9块电池。一天406台次,绝对是幻想。而且排队等着换电池,新闻也报道过。

    选择换电的电车,真的只能在数量极少的换电站周围打转转了。
    官方都有发布数据,包括春节假期间的实际等候和服务数据。
    春节高峰等待的时间就11分钟,你去加油站排队都不止了。
    事实就是事实:
    jpg

    换电站极少?
    G3刚上周打通呢:
    jpg
    截止23日的高速公路布局:
    jpg
    在中国,我不知道你除了这6纵3横外还能去哪里转圈。
  • 这真成了民航专业人士每个月都要讲一讲的话题了,那我也偷个懒贴一下前几个月的回复吧。
    第一,我是绝对支持发展电动汽车的,从个人投入和使用角度出发理由有:1.电机制造成本应该比内燃机要低。2.电机长期运行的可靠性远比内燃机好。3.运行相对安静,发动机噪音比内燃机低。4.动力为电力,其基本来源可以多样化,煤、核、风、光、水,保障的基础条件比内燃机好。5.使用电车符合现代环保意识,拿我本人说,使用内燃机动力20多年了,以前从没觉得有什么不妥,近些年总觉得自己的车在路上突突突突喷废气有点LOW,有点不好意思的感觉。
    第二,如果今天就要买车的话,我大概率还是选油车,主要理由就一条:电车发展太快。也就是说近期买到手的可能很快就会过时,因为一定会有新的更好性能、更方便、更智能的型号出现,而且迭代速度很快。打个比方,这个就像当年大众的双离合刚出现时,要买车肯定要避开双离合的车型,无他,不成熟嘛,等它成熟稳定了再买。另外大多数人买个车就是拓展活动范围的工具,追求的是其带来的空间和时间上的自由,使用时受到的限制总是越少越好。再比如,现在固态电池概念流行,我觉得这个技术相对油车才是颠覆性的,便利性、安全性没有短板,可靠性碾压,环保二者不能相提并论。如果固态电池技术5年内得到大规模应用,再给3年发展成熟,我想那时根本不需要在电车、油车间做选择了吧。然而今天,我还是会选一台发展成熟得已经不能再成熟,我也用了20多年的油车。
    不过,还要多说一句,我心里真的还是很感谢现在使用电车的各位朋友,没有你们就没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成熟,作为油车车主加油多交点税来表达对你们这种精神的支持没什么大不了的,不用谢啊!
  • 张仲麟 波音买办、特斯拉鼓吹手、运十扼杀者、行走的50万 作者
    观静
    老张这个文章已经有理有据了。
    有人再听不进去,那也没办法。
    毕竟1949 参加国民党的人也不少,自愿去台湾的人也不少。😁
    我一直一个看法,油车车主的油费里承担了不少税费,是电动车车主的大恩人啊!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479
最热 最早 最新

  • 电车有很多优点,但目前来说充电仍是个“麻烦”,楼主通篇说的是充电“方便”,其实对油车车主来说,是根本无需考虑的问题。
  • 全部楼层
    月夜孤狼
    电车好不好充电不是你占用公共空间的理由。
    本来是大家都能停的地方,你装个充电桩就成了你的地盘?这不跟你在国道上竖个杆子收费一样?
    商场的停车场属于商场所有,并非你所说的公共空间,商场停车场的用途由商场管理,你有意见可以不去这个商场,但是你没有权力要求商场必须听你的。这和国道是两个概念。
  • 全部楼层
    魏连殳
    这就是抬杠了,油车停进去,你让电车怎么充电?再说,电车也不是无限停,充完电就得走人,不然还得加收额外费用。
    电车好不好充电不是你占用公共空间的理由。
    本来是大家都能停的地方,你装个充电桩就成了你的地盘?这不跟你在国道上竖个杆子收费一样?
  • 全部楼层
    月夜孤狼
    这些车位,没装充电桩之前是不是油车也能停?现在装个充电桩就装地锁,电车给进油车不给进,不算电车专用?
    这就是抬杠了,油车停进去,你让电车怎么充电?再说,电车也不是无限停,充完电就得走人,不然还得加收额外费用。
  • 张仲麟 波音买办、特斯拉鼓吹手、运十扼杀者、行走的50万 作者
    地球太闹
    这真成了民航专业人士每个月都要讲一讲的话题了,那我也偷个懒贴一下前几个月的回复吧。
    第一,我是绝对支持发展电动汽车的,从个人投入和使用角度出发理由有:1.电机制造成本应该比内燃机要低。2.电机长期运行的可靠性远比内燃机好。3.运行相对安静,发动机噪音比内燃机低。4.动力为电力,其基本来源可以多样化,煤、核、风、光、水,保障的基础条件比内燃机好。5.使用电车符合现代环保意识,拿我本人说,使用内燃机动力20多年了,以前从没觉得有什么不妥,近些年总觉得自己的车在路上突突突突喷废气有点LOW,有点不好意思的感觉。
    第二,如果今天就要买车的话,我大概率还是选油车,主要理由就一条:电车发展太快。也就是说近期买到手的可能很快就会过时,因为一定会有新的更好性能、更方便、更智能的型号出现,而且迭代速度很快。打个比方,这个就像当年大众的双离合刚出现时,要买车肯定要避开双离合的车型,无他,不成熟嘛,等它成熟稳定了再买。另外大多数人买个车就是拓展活动范围的工具,追求的是其带来的空间和时间上的自由,使用时受到的限制总是越少越好。再比如,现在固态电池概念流行,我觉得这个技术相对油车才是颠覆性的,便利性、安全性没有短板,可靠性碾压,环保二者不能相提并论。如果固态电池技术5年内得到大规模应用,再给3年发展成熟,我想那时根本不需要在电车、油车间做选择了吧。然而今天,我还是会选一台发展成熟得已经不能再成熟,我也用了20多年的油车。
    不过,还要多说一句,我心里真的还是很感谢现在使用电车的各位朋友,没有你们就没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成熟,作为油车车主加油多交点税来表达对你们这种精神的支持没什么大不了的,不用谢啊!
    还真不是,这是5月份被挖坟了
  • 张仲麟 波音买办、特斯拉鼓吹手、运十扼杀者、行走的50万 作者
    石尊主
    作者你这最多是郊游,半长途都不算。
    真长途是除吃饭加油,全程500以上才能说是长途。
    不过,我认为,开电车就要用电车思维,如果你要上千公里出行,就得规划好行程,基本在3到4百公里,就要下高速,到城里吃饭休整一下再出发,这个时间,电车也满电了。
    相对用油车方式不下高速,会排很长的队,难受是自己找的
    其实就我近半年来跑高速的体验,在东部地区非长假时段服务区充电毫无问题,无非就是只有国网一块七一度的电能冲,而且功率也不太高。
  • 张仲麟 波音买办、特斯拉鼓吹手、运十扼杀者、行走的50万 作者
    鼠尾
    成本我来说,上个春节出去玩,总理程五千公里,充电费小一千。范围,湖北江西福建浙江。
    这要是油车,5000公里下来再少也得3000的油钱。
  • 这真成了民航专业人士每个月都要讲一讲的话题了,那我也偷个懒贴一下前几个月的回复吧。
    第一,我是绝对支持发展电动汽车的,从个人投入和使用角度出发理由有:1.电机制造成本应该比内燃机要低。2.电机长期运行的可靠性远比内燃机好。3.运行相对安静,发动机噪音比内燃机低。4.动力为电力,其基本来源可以多样化,煤、核、风、光、水,保障的基础条件比内燃机好。5.使用电车符合现代环保意识,拿我本人说,使用内燃机动力20多年了,以前从没觉得有什么不妥,近些年总觉得自己的车在路上突突突突喷废气有点LOW,有点不好意思的感觉。
    第二,如果今天就要买车的话,我大概率还是选油车,主要理由就一条:电车发展太快。也就是说近期买到手的可能很快就会过时,因为一定会有新的更好性能、更方便、更智能的型号出现,而且迭代速度很快。打个比方,这个就像当年大众的双离合刚出现时,要买车肯定要避开双离合的车型,无他,不成熟嘛,等它成熟稳定了再买。另外大多数人买个车就是拓展活动范围的工具,追求的是其带来的空间和时间上的自由,使用时受到的限制总是越少越好。再比如,现在固态电池概念流行,我觉得这个技术相对油车才是颠覆性的,便利性、安全性没有短板,可靠性碾压,环保二者不能相提并论。如果固态电池技术5年内得到大规模应用,再给3年发展成熟,我想那时根本不需要在电车、油车间做选择了吧。然而今天,我还是会选一台发展成熟得已经不能再成熟,我也用了20多年的油车。
    不过,还要多说一句,我心里真的还是很感谢现在使用电车的各位朋友,没有你们就没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成熟,作为油车车主加油多交点税来表达对你们这种精神的支持没什么大不了的,不用谢啊!
  • 非供暖区纯电没有任何问题,只是服务区配套充电桩需要加强
  • 呢喃的风
    我个人感觉只要解决了几个问题,电车的里程焦虑就不是问题了,或者说油车的路也就到头了。单次充电能开到800km左右、冬天超过能600km(基本上普通人一天也就开这么多),快充能做到半小时就能充80%。电池寿命快不行的时候厂家能做到相对低成本的给车主更换电池,而不是非得换辆车或者非得花个换辆车的钱。而这些问题,现在应该已经不是技术上的问题了。。
    电池寿命一项是硬伤吧!估计难以解决,续航快充都好说。想想手机
  • 山底冻人 天青色等烟雨
    全部楼层
    guan_16448333061398
    中国是全世界最好的光伏发电区,沙漠和青藏高原最好,一度电就几分钱,澳大利亚是第二好的光伏区,面积仅次中国,未来拿下澳大利亚就像秦朝拿下巴蜀。
    固定设备成本相当之大
  • 山底冻人 天青色等烟雨
    电车不要跑高速,特别是冬天跑高速,不是它适用的场景,蔚来的换电模式会好一些。上上周天冷坐新的某Y从上海到合肥,中途愣是冲了2次电,而且服务区的桩充的很慢。一路车速控制,里程焦虑,朋友调侃买了个电动爹。
  • 成本我来说,上个春节出去玩,总理程五千公里,充电费小一千。范围,湖北江西福建浙江。
  • 网上各种争论,其实反映的是人性,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让人有满足感,是社会人格强迫症,其实和传教士又有什么差别。
  • 电车在世界的发展不会很快,广大发展中国家用电都有问题,别说充电桩了,国内电车不应该发展的过快,基础设施建设和油车企业减产造成的阵痛也需要拉长时间来缓解。国内很多言论太极端,正确看待优劣和长期并存的现状较为理性。
  • 电车续航焦虑其实和电车无关,主要看人,电车充不上电的概率比飞机失事总要大吧,依然有很多人坐飞机有安全焦虑。
  • 石尊主 童心 龟欲 蚁食 猴行
    作者你这最多是郊游,半长途都不算。
    真长途是除吃饭加油,全程500以上才能说是长途。
    不过,我认为,开电车就要用电车思维,如果你要上千公里出行,就得规划好行程,基本在3到4百公里,就要下高速,到城里吃饭休整一下再出发,这个时间,电车也满电了。
    相对用油车方式不下高速,会排很长的队,难受是自己找的
  • 全部楼层
    张仲麟 作者
    我一直一个看法,油车车主的油费里承担了不少税费,是电动车车主的大恩人啊!
    油车司机苏师傅给观网带来的流量养活了作为电车司机的你,可见油车司机确实是电车司机的大恩人
  • 只观察网 盲目、自大、无知,在任何人群中都会顽固存在。
    再给个小tip,下高速没几公里就会有充电站,目前是星星充电居多。这些站很大,充电桩比较多,甚至休息室也干干净净。只要你规划好下了高速转个圈,充好了电再回去上高速就行。这种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也就只有高手才能设计出来,之前俺是设想都想不到还能这么搞的。俺只能想到在高速大规模建充电服务站是劳民伤财不经济的设计方案。。。
  • 全部楼层
    像海豹
    真就服了,按这地图里显示,充电间隔差不多是三百多千米一次了,充电要时间,人休息难道就不要?
    即使真的有自动驾驶,那也轮不到纯油车主啊?
    我非常确信,人类的司机是不可能比车还经造的,这三四百千米一次的充电距离,对司机来说也应该是强制休息的时间。
    你如果因为开油车就长途驾车不休息直接走,你这种马路杀手上路我必举报,你不要的命,我可宝贝着呢!
    就说300km间隔,油车保证能找到加油站在五分钟内满油,电池能保证找到充电桩?能保证找到的充电桩半小时可以满足充电期望?真觉得服务区休息很舒心?,反正我觉得无聊透顶。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