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卢沙野大使喝彩!
“当别人比你高的时候,你不能比他低;当别人比你低的时候,你不能比他高”,这是外交场合的对等原则。我们国家的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元帅早年主阵外交口工作的时候,把这一原则运用得特别娴熟,好像是与生俱来似的。
其实,这是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元帅在多年的军事和政治斗争当中历练出来的即时反应能力,在外交上的平移而已。那个时候外交部门刚刚成立,中央对外交工作的管理条规还没有现在条分缕析地那么严格,加上二人的人际交往天分,在外交工作上容易出彩。
前两天(4月21日),我国驻法大使卢沙野在接受法国LCL电视台采访时,对于乌克兰是否加入北约,以及克里米亚地位问题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乌克兰加入北约与否,应该与当年草草分家的俄罗斯商量,克里米亚的地位问题,因为当时分家立国的草率性,也应该和平商议。应该说,采访者的问题是刁钻的,立场是西方媒体式的。而且,这位法国记者的观点和法国总统马克龙关于解决乌克兰问题的观点多有出入,代表的是民间的观点。
在这种特定场合下,卢大使的观点反映我们国家在解决乌克兰问题的国家中立观点之际,表达某种意义上的中国民间舆论和国际法分析,并无不妥之处。其虽然不是中国政府官方的,但却是中国大地上民间舆论的。当对方用非官方的民间舆论。刁钻地向卢大使提问的时候,他的回答不违反外交上的对等原则。
这与西方媒体在乌克兰问题上坚决反对分裂,在中国台湾问题上又百般狡辩支持分裂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没想到这一观点不符合西方媒体的政治正确,惹起了一股不大不小的舆论漩涡。
事后有外国记者在北京例会上向外交部发言人质询卢沙野的发言时。毛宁回说,他的回答是个人观点,轻轻带过。
外交口上的提问,有时候是国家立场的,那是公共品问题。有时候是特定场合下的个人分析,是竞争性产品问题。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资深外交家的发言,有一定即时发言下的裁量权,外交场上会更灵活,上纲上线个啥。
国内自媒体上,倒是有认为卢沙野大使发言有不妥之处的观点,太宋襄公风了。这几年,中国的外交和外交官们:,双双进步了!为卢沙野大使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