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统一的战略选择(二)

三,中国统一的策略选择

这种策略选择主要体现为战略实施过程中的抓手和权变。

1,时机的选择

战略千条线,落地一根针。找到解决台湾问题的关键突破口就可以扭转局势、打破困境、打开局面。那么把握解决台湾问题的时机,就是抓手。

要有对美国军事干预的准确判断,以及真要同美军开战的战略预案。料敌从宽,要有应对美西方会军事介入的底线思维。

抓住美国无暇顾我的机遇窗口期。如美国与其他国家发生战争,特别是在美国国内危机激化甚至内乱,这是中国解决台湾问题的最好时机。时机成熟该出手即出手。静如处子,动如脱兔。

2,统一方式的选择

在百年大变局的情况下要在变化中掌握主动权,《儒林外史》曾言:“礼有经,亦有权。”权是变,经是不变。不变之中蕴含着变,变化之中又包含着不变,这可以说是东方哲学的基本理念。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及时应变,要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及时应对“黑天鹅”“灰犀牛”等各类事件,顺势而为、因势利导,不断更新、不断扬弃。

《孙子兵法》(谋攻篇)中讲:“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四个层次的战略(术)作为。当国家面临战争威胁之际,上策是运用国家战略不战而消弭战争于无形;中策是运用外交战略与友邦结盟或结交,达到不战而屈服敌人战斗意志;下策是运用军事战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最下策是战术攻城,作斗力的消耗战,以上四层次的战略(术)作为有其先后次序。孙子的最高指导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但不得已必须作战时也要尽量达到“兵不顿而利可全”,这是国家备战的目标,其中任何一项均不可偏废。

统一台湾的方式主要是和统与武统。和统是上策,武统是中下策,但并不是说武统就不好,策略主要不是好坏之分,而是是否适宜。这两种方式要有权变思维。

和统的代价是最小的。如北平模式,对台湾进行封锁,使被民进党洗脑的台湾民众醒悟过来,为了自身利益、生存,接受和统。

但和统有较高的条件,主要是中国实力足够强大,美日欧不敢介入或无能力介力(还是料敌从宽,以美日欧会介入为底线),即中国区域拒止战略的成功实施。

如果武统,中国处于主场,美国处于客场。发生战争,中国本土可能受到打击,损失会非常大,这对中国是非常不利的。中国要化被动为主动,要使美国本土也成为战争的主场。其措施是发展可以打到美国本土的足够的常规武器,如有足够的携带规弹头的导弹,还有中国强大的无人机群等。依托中国自己的军事力量是最可靠的。

台海战事除核威慑以外,主要是常规武器战、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正义与否)、无人机战、太空战、网络战、光能战、认知战等综合作战体系。

无人机战、太空战、网络战、光能战等新型作战力量已成为未来战争主动权的关键部分。

无人机战。以远程遥控和自主控制为核心的机器人技术迅猛发展,导致无人飞行器、地面机器人、水面和水下机器人系统相维出现,并先后投入战场,无人化作战这一崭新作战样式正在破土而出,期中,无人机的使用尤令人瞩目,并发挥重大作用。从纳卡冲突、俄乌冲突中看到无人机在现代战争中非常耀眼。

太空战。目前,通过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潜射弹道导弹、高超音速巡航导弹、空天飞行器等运载工具,建立可在1小时内打击全球任何目标的作战系统。俄乌战争中,俄罗斯的高超音速导弹在摧毁乌克兰的军事目标中大显伸手。

网络战。随看网电威胁日益严重,网电空间对抗技术日益成为大国关注的焦点。网络电磁空间作战部队,网电装备成为威慑和实战兼备的新的“撒手锏”。

光能战。定向能武器是通过毫米波、高功率微波、激光或电磁脉冲产生作战效果。特别是激光武器,准确性高,反应快,成本非常低,用于对抗精确武器和多种自主系统,具有特殊的功效。

人工智能和“脑科学”的认知战正处于探索阶段,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并没有想仅仅通过认知战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