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向:通用机枪定义

  通用机枪,又称轻重两用机枪,是一种是可由单人携带、气冷设计、弹链供弹、可快速更换枪管、附有两脚架亦可装在三脚架上或车辆上的中型机枪。它既具有重机枪射程远、威力大,连续射击时间长的的优势,又兼备轻机枪携带方便、使用灵活,紧随步兵实施行进间火力支援的优点的一种机枪。从20世纪50年代起,各国普遍用通用机枪取代了轻机枪与重机枪。如今,轻重两用机枪已经是基本取代了重机枪的地位。

丹麦1904年开始生产的麦德森机枪首创通用机枪的概念,使用两脚架时可作轻机枪,使用三脚架时可作重机枪,使用独创的软式三脚架时则可作为防空机枪使用。但由于麦德森机枪采用弹匣供弹,在持续火力方面稍差,而且多数被当作轻机枪使用,所以多数人把麦德森机枪当作轻机枪而不是通用机枪。 

   在1930年左右,丹麦的杰森(Halovr Jessen)上校发表了一篇有关通用机枪的文章,文中对麦德森机枪首创的“软式”三脚架极力推崇,认为是通用机枪应用的一大突破。此文后来引起了德国陆军的注意,将“软式”三脚架列入新型机枪的设计,并研制出MG34和MG42通用机枪的Lafette三脚架。虽然德国的MG34被视为世界上第一种真正的通用机枪,但事实上,轻重两用机枪的概念早就在麦德森机枪上有所体现,而且德国人也是看到麦德森机枪才得到启发。

    德国的MG34被视为世界上第一种真正的通用机枪,于1934年提出研制需求,1936年装备部队,当时的纳粹德国是最先使用MG34通用机枪装备部队。此后改进成MG42通用机枪,1942年装备部队。

  美国方面装备的通用机枪是M60系列和其替代者M240系列。德国MG3、HK21、MG5。苏联/俄罗斯PKP、PKM。

个人私货:

  尽管国际上,二战之中和之后将机枪分类为轻机枪(班用机枪)、通用机枪、重机枪、高射机枪。

  但我军历史上因为本国特殊的历史原因并未有通用机枪概念,延续的是一战之后的机枪分类:轻机枪、重机枪、高射机枪。并未引入通用机枪概念。67式及其发展型号尽管被叫做轻重两用机枪,但一直是以重机枪身份装备在营直属单位。

在40年前我军装备体系中是轻机枪在班56式7.62×39mm口径、重机枪在营67-2式7.62×54Rmm口径、高射机枪在营和团都有:54式和77式12.7高射机枪12.7×108mm口径。连属的通用机枪在我军历史上并未存在过。

   在70年代末,我军进行小口径化枪弹探索实验,在接触到当年的中口径消亡论之后,进行了验证,证明5.8mm重型弹可以有效替换7.62×54Rmm口径,所以在80年代首次研发并装备真正按照通用机枪设计的88式5.8mm通用机枪。并决定全军退役7.62×54Rmm口径弹药,车载并列机枪因为是7.62×54Rmm口径,所以一起退役更换为5.8mm口径枪械

   后续因为88式通用机枪枪械设计有巨大问题难以使用,88式通用机枪在我军装备量极少。另一方面是因为编制问题,我军并无连属通用机枪编制,所以88通在装备中要么上移装备在营属机枪连以三脚架的重机枪姿态服役、要么下移装备在班,并未配发给连。

   在2017年军改之后,我军才首次尝试在部分极少数轻型合成化部队编制连属火力排机枪班,让连拥有机枪编制,机枪班装备两挺89式12.7重机枪。

  在本轮武器更新换代中,我军再次提出跟随国际潮流研发,试图研发7.62×51mm口径通用机枪,不过它有两个强力竞争对手,分别是伞兵部队提出的5.8mm伞兵重机枪和12.7山地重机枪。 

其中,伞兵机枪和QJB-201型5.8mm班用机枪是一个家族,由伞兵部队自己提出需求,弹药通用,主要区别是更换了一个更长的枪管,增加枪弹动能和杀伤能力,简化伞兵后勤,本质是一种加长加厚枪管的班用机枪。   第二个是QJZ-171型12.7重机枪,这枪标配两脚架,它比89更轻,89全重26.5公斤,171全重只有不到20公斤。89式的51发弹箱和弹药约8.3公斤。171配发的新型轻量化弹药和弹箱让60发弹箱只有7.8公斤。如果不要箱子可以更轻,毕竟是弹链供弹,弹箱不是必要的。精度方面:QJZ-171型12.7重机枪三脚架状态200m射击的自然散布不超过10cm;200m距离R100不超过24cm;1000m距离70%射弹散布密集界不超过2.2m。两脚架射击时在200m距离R100不超过32cm。这精度不光超越了89式重机枪,还超越了以精度见长的QJG-85式12.7高射机枪。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