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习惯和念想

【本文来自《书店向哪里去》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从个人的尺度来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习惯和念想吧。

而从人类历史的尺度来说,信息记录载体的变迁是一直存在的。以下是人类历史上主要信息记录载体的发明时间及被淘汰时间:

羊皮纸:   发明于前2世纪,被纸张淘汰于8世纪。羊皮纸是最早的书写材料之一,由羊或山羊的皮革制成。8世纪, 中国发明了纸张,取代羊皮纸,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

竹简:发明于公元前6世纪,被纸张淘汰于8世纪。竹简以竹为原料制成,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书写材料。与羊皮纸同期,竹简也被8世纪发明的纸张所替代。

书籍:最早的书籍形态是草帛书,出现于公元前6世纪。1455年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标志着现代书籍的诞生。

带装书: 出现在中国唐代,是将纸张折叠成散页,中间用绳线穿过对折的部分,绑扎在一起,是当时普通书籍的装订方式。带装书体积较小,携带方便,但结构较为单薄,保存不够牢固,使用寿命较短。

捆装书: 同样出现在中国唐代,是将折叠成散页的纸张,按照若干页捆扎在一起,外包以布或棉线捆扎而成。捆装书比带装书结构更加牢固,但体积较大,不太便于携带。线装订书结构直到12世纪传入中国,逐渐取代带装书和捆装书,成为当时书籍装订的新形式。

线装印刷书: 线装书在15世纪中叶首次出现,约1455年古腾堡印刷街的印刷工约翰内斯·古腾堡发明活字印刷术后几年出现。线装书使用线将纸张中的印刷文本页码 acts缝合在一起,是当时最常见的书籍装帧形式。

精装印刷书:精装书在16世纪初期首次出现,使用钉子和夹板将印刷文本页码装订而成。与线装书相比,精装书结构更加牢固,外观更加美观,很快取代线装书成为主流的书籍装订形式。

蜡胶唱片:发明于1887年,被黑胶唱片淘汰于20世纪初。蜡胶唱片是最早的声音记录与回放介质,由蜡制成,后被更加耐用的黑胶唱片所取代。

黑胶唱片:发明于1887年,被CD淘汰于20世纪80年代。黑胶唱片取代了蜡胶唱片,成为录音与音乐播放的主要介质,其后又被激光唱片(CD)替代。

电子书:1971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麦可·哈特发明了第一个电子书阅读器“Dynabook”,它可以显示文本和图形,被视为是第一台电子书阅读器的原型。然而,真正面向大众推出的第一代电子书阅读器出现在1990年代中期:

• Rocket eBook:1997年面市,采用黑白屏,可下载数百本电子书,被视为第一代主流电子书阅读器。

• SoftBook:1998年面市,也是早期比较成功的电子书阅读器,可提供多种期刊和数百本电子书。

• Gemstar eBook:2000年面市,采用彩色屏幕,内置多个畅销书库,重4.8磅,使用效果较为理想。

• Kindle 1:2007年亚马逊发布,采用电子墨水屏,长达8小时的续航,内置超过200万本畅销书,被视为电子书阅读器的里程碑。

• iPad:2010年面市,平板电脑iPad的推出使电子书更加普及,众多出版商推出iPad版电子书。

电子书出现后,纸质书籍的使用逐渐减少,但尚未被完全取代。

总之,人类历史上主要的信息记录载体有羊皮纸、竹简、书籍、蜡胶唱片和黑胶唱片等,它们在相继出现后又相继被更加先进的技术与产品所替代。

目前书籍等仍未完全消失,与电子介质共存。但书籍成为文物或者古董,也是早晚的事儿了。

因此书店的产生和消失也不过是人类文明进步过程中的一段故事而已。

站务

全部专栏